首页 关于民革 图片新闻 民革新闻 参政议政 人物风采 支部生活 学思践行 对台工作 社会服务 主题教育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参政议政 » 正文

对我市治庸问责工作的几点建议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10-14
                                                    对我市治庸问责工作的几点建议
                                                                    □ 市委会
       开展治庸问责工作,关系机关效能,关系党和政府的形象。按照市委双月座谈会的安排,年初以来,市民革深入全市民革基层组织并多次召集民革界别政风行风监督员进行相关课题调研工作,力求从民主党派的角度,助推我市治庸问责工作。
       调研中普遍反映,2011年以来,我市掀起的责任风暴,实施的治庸计划,正在向“党风政风明显进步,服务效能显著提升,队伍形象焕然一新,发展环境国内一流”的目标靠近,成效显著。但锤炼、检验干部作风机制还需进一步加强。
       因此建议:
       1、进一步完善作风拷问平台。我市打造的电视问政新型平台因其参与面广、参加层次高、问政内容真、揭露问题深引起各界广泛关注,也为深入推进治庸问责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抓手。从已经举办的每年两场的问政节目看,主要形式是官民互动,通过电视这种大众媒体对政府行政行为进行监督、质询、评议,同时使相关官员更加了解社情民意,从而回应并解决相关问题,事后问责的议题较多。建议考虑适当设计增加事前问计、问需的内容。
       2、进一步改进作风督查方式。治庸问责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程,是一项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必须建立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的长效机制,使其成为一种常态。要把治庸问责工作全部置于阳光之下,接受方方面面的监督。纪检监察部门、人大政协机关、新闻舆论单位都要充分履行职责,对治庸问责工作实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各级各部门要自觉接受监督,切实加强整改,做到开门治庸、开门问责。从我们调研到的情况看,大部分督查是采取暗访的方式进行,暗访能最大程度接近真相。但通过强化暗访督查来对干部作风进行审查的方式也带有很大的偶然性,不仅很难反映真实情况,而且容易诱发公务人员的抵触和负面情绪。据调查,为了应付类似的突击检查,部分机关专门安排专职人员“侦查放哨”、“轮流值班预警”以防被查。而暗访过程中,监督员“抢夺”工作人员手机,引发不满的粗暴监督事件也时有发生。因此,建议因干部“庸懒散”和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行为导致整改不力、久拖不决的问题要强化暗访督查,区别对待,在治庸问责工作中以明查暗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3、进一步扩大作风评议知情范围。作风好不好,科学考评是关键,我市在2011、2012年推进治庸问责工作实践的基础上,2013年制定治庸问责考核办法,细化考核指标,将治庸问责工作推进落实情况纳入全市绩效考核。考核的结果应该是群众说了算,民评民议作为督查突出问题整改的重要手段,要通过多种方式让群众知情,发动群众参与监督,提升群众满意率,赢得群众的信任。调研中,群众普遍反映知情不够,尤其是对干部任用方面反映不知情就盲打勾的现象较多。实际工作中,往往在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民主评议后,群众一般只知“过程”的一部分和最后“结果”,而不知其全部,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各个具体环节知之甚少。所以,必须在具体工作中扩大群众知情的范围。建议用创新公开的方式、方法,改革传统工作中许多过分“神秘”的做法,进一步建立健全信息发布和反馈机制,推行考察预告、测评情况反馈、考核述职、政绩廉洁公示和群众评议等制度,让群众能够知道得更多、更全面,从而可以客观全面地审查、评判干部。
        4、进一步创新改进作风的常态化制度。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我市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六条意见和市十一项禁止为突破口,把握时间节点,做到善始善终、善做善成,确保作风建设成为一种常态、一种习惯、一种文化。但在禁令之下,少数人思想上产生为难情绪,认为管得紧了,受约束了,风险大了,导致工作中不敢为、不想为。因此, 当前需要重视少数干部出现的变相不作为现象,及时将其纳入治庸问责工作中,要通过制度创新培育健康的政治生态环境,同时让这些干部通过自我提升,改变不正确的政绩观,树立敢于担当的新风。
 
 
[ 武汉民革搜索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鄂ICP备19014777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9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