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民革 图片新闻 民革新闻 参政议政 人物风采 支部生活 学思践行 对台工作 社会服务 主题教育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参政议政 » 正文

提高菜地质量 确保我市菜篮子安全和质量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7-31


                                       提高菜地质量 确保我市菜篮子安全和质量


                                                                □ 市委会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蔬菜的安全质量已成为当前市民普遍关心的问题。如何保证蔬菜的高质量无污染,既为民之所望,也是施政所向。许多研究表明,蔬菜的质量安全与产地土壤的环境有着密切关系。因此,提高菜地质量,对实现蔬菜“从田园到餐桌”的质量安全控制,提高蔬菜品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武汉市狠抓菜篮子工程建设,2013年我市蔬菜播种面积达到254万亩,蔬菜总产量达到688万吨,在全国36个省会及副省级以上城市中分列第2位,蔬菜自给率达70%以上,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虽然武汉市蔬菜产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菜地安全隐患令人堪忧,应引起高度重视。
       一、我市菜地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菜地土壤地力下降,导致蔬菜产量不可持续、品质难以保证。
菜地土壤地力下降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化肥施用过量。根据有关部门2008年的统计数据,武汉市蔬菜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约为550千克/公顷,远高于国际水平的200千克/公顷。过度施用化肥导致土壤自身肥力出现溃退,透气性降低,土壤板结化,蔬菜根系发育不良,从而影响蔬菜生长。二是施肥方法失当。很多菜农仅凭经验盲目选择肥料品种,偏施氮肥,有机肥施用量过少,使得肥料利用率低,菜地土壤养分失调,目前肥料的当季利用率仅为30%左右,蔬菜的优质高产高效受到挑战。三是耕作不当。蔬菜生产多是茬与茬之间套作,多年采用机械浅层旋耕,容易造成活土层变浅,根系平伸无法深扎,不利于蔬菜生长对养分的有效吸收。
     (二)部分菜地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恶化,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突出。
       不合理过量使用化肥造成土壤中硝酸盐、亚硝酸盐污染严重;高残留农药还有可能引起慢性中毒甚至致畸致癌;农膜等投入品中残留的有毒助剂会向土壤渗透,污染土质和水域;“工业三废”的排放也会导致菜地环境的污染,其中主要为土壤重金属污染。2003年,武汉市曾对9个区33个蔬菜基地的土壤、灌溉水、蔬菜质量进行了全面调查和摸底,结果表明:3个基地土壤中重金属镉超标,5个基地土壤中重金属铅超标,其中1个基地镉和铅均超标;所有基地蔬菜中重金属没有超标,7个基地蔬菜中农药超标,7个基地蔬菜中亚硝酸盐超标,2个基地蔬菜硝酸盐超标;2个基地灌溉水有污染,主要是水中化学需氧量超标(只监测5个基地灌溉水),总体情况良好。但在本月刚刚公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中,全国土壤污染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的城市有九个,武汉市排名第八,已属中重度污染。一旦有害物质附着在蔬菜上进入餐桌,将会给食品安全带来严重危害,湖南的毒大米就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三)有关菜地土壤的相关配套政策缺乏,导致菜地依法依规管理难以到位。
       规划方面,我市既没有对蔬菜基地的分布及未来空间规划做有序的整体布局,也未从立法上严格限定菜地的保有数量和占补标准,导致“占优补劣”现象普遍,质量较好的菜地逐渐“被消失”。 目前中心城区20万亩的优质菜地已所剩无几,而新开垦菜地由于可选择范围太小,土壤质量较差,多为坡岗地,根本无法满足蔬菜的种植条件。农业技术管理方面,由于缺乏相关配套政策和受重视程度不够,致使各区的土壤肥料管理站、农药管理站、农业环境保护站等单位基本都存在有牌子、无人员、无装备、无经费的问题,工作无法开展。
       二、关于提高我市菜地质量的对策建议
     (一)摸清武汉市菜地土壤家底,制定提高我市菜地质量的阶段性目标。
       武汉市迄今还没有一份关于我市菜地土壤状况的全面数据,2008年以前市农业局曾对各区土壤进行过局部抽样检测,但是掌握的只是抽样数据,并且随着近几年城市发展进程加快,我市菜地的面积、区位、土质情况都发生较大改变,以前的数据早已不具代表性和可参考性,因此摸清家底对我市提高菜地质量的总体规划是至关重要的。建议我市成立专班,由农业局牵头,用三年左右时间开展全市农用菜地土壤普查,将全市蔬菜基地的家底摸清。通过普查,一是要全面掌握目前我市菜地的总面积、区位分布、组成结构、组织化程度等详细数据;二是要对全市农用菜地进行土壤检测,了解土壤的酸碱度,有机质含量,重金属污染情况;三是要完成全市菜地地力评价,建立较为详细的地力分析系统,明确菜地分级标准,完成菜地分等分级。根据普查结果,对我市蔬菜基地进行总体规划,要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关于提高我市菜地质量的阶段性目标,可采用先试验,后推广的办法,分布实施,严格按照无公害标准整体推进。
     (二)改善土壤结构,提高菜地地力。
       一是要严格测土配方施肥,引导种植户根据蔬菜产量、土壤肥力、不同肥料元素利用率等确定适宜肥量,注重施用微量元素,进行科学施肥。二是要增加优质有机肥的占比率,改善土壤结构。政府要加大对有机肥生产企业的扶持力度,提高有机肥市场占有率;同时对都市农业龙头企业和种粮大户予以适当补贴,引导他们率先改施有机肥。三是要推广轮作制,深翻土地,适当休耕。尽量避免在同一块菜地重荏连作,以减少病虫害发生;适当深耕土地,以增强土壤蓄水保肥能力;蔬菜连年种植后,可以把握季节适当休耕,恢复地力。四是逐步加大灌区改造工程,对有条件的地方可进行水肥一体化灌溉建设,采用滴灌技术科学灌溉。
     (三)注重污染源头治理,修复菜地土壤环境。
       一是要控制农业投入品的污染,倡导科学合理使用化肥、农药。推行农作物秸秆还田技术,推广抗虫蔬菜品种,推广新型无残留、低残留农药。政府要加强对废旧地膜的收购力度,对种植者购买可降解地膜实施补贴,以缓解废弃地膜对菜地土壤的污染。二是要控制来自“工业三废”的污染。政府和环保部门,要加强对排放污染物企业的管理,依法保证农业灌溉用水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三是要采取技术手段修复已受污染土地。针对重金属污染比较严重的区域,要通过施用化学改良剂,以抑制重金属活性。四是要加强土壤质量改良修复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为土壤质量改良修复工作提供人才队伍保障和有力的技术支持。
     (四)提升蔬菜基地的组织化程度,通过标准化生产管控蔬菜质量。
       实施蔬菜的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不仅可以提高武汉市的蔬菜生产能力,更有利于对菜地质量的管控。一是要进一步鼓励种植大户、公司参与土地流转,不断加快全市蔬菜基地建设步伐。市政府和各区要切实加强电力排灌、水渠和机耕道等蔬菜基地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并对种植大户蔬菜基地建设给予优惠政策和适当扶持。二是要加强对蔬菜基地的质量管控。围绕蔬菜质量和安全,推广无公害蔬菜生产综合配套技术的应用,建立蔬菜基地生产档案管理制度,加强对基地蔬菜质量的跟踪抽检,实行蔬菜标识流通,实现蔬菜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监控。三是要积极为种植户搭建产品销售平台。要积极引导蔬菜基地的农村专业合作社和蔬菜种植大户发展订单生产,进一步做好“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企对接”工作,帮助菜农解决好蔬菜销售问题。
     (五)加强顶层设计,出台和完善相关配套政策。
       不能单纯只从产业角度重视菜篮子产品,而忽略了菜地这一基础,市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将菜地质量问题提升到应有高度。一是在城市功能规划方面,要充分听取农业部门和环保部门的意见,合理规划蔬菜生产基地,按照城市发展规律和安全生产要求,将新开发菜地尽量规划在外环以外,并与工业区保持安全距离,以保证菜地的长效可持续发展;当涉及到菜地占补问题时,农业部门要参与协商讨论。二是立法上要进一步完善,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对我市菜地保有量以及菜地置换的统一标准予以明确,明令禁止“占优补劣”。三是在经费投入方面,要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将推广、增产等方面的投入和支持向改善和提高质量上转移,对于菜地治理增加适当经费支持,保证土肥站、农药管理站、农业环境保护站等机构的工作能得以顺利开展。针对因编制原因造成的土壤监测专业技术人员短缺的情况,建议政府拿出专项经费,委托专业机构配合进行菜地土壤的跟踪及监测。
 

 
 
[ 武汉民革搜索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鄂ICP备19014777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9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