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培训 提高家长教养能力的建议
周旭
孩子品格和习惯的养成与家庭教育息息相关,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随着国家“三孩”政策的开放、“双减”政策的实施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出台,家庭平均养育的子女数在增加,孩子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在减轻,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回归家庭生活,亲子时间变多,开展家庭教育的机会随之增加,家庭教育的地位和重要性愈发凸显。
家庭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孩子每个年龄段适合的教养方式也不尽相同,然而绝大多数家长没有接受过任何关于家庭教育的学习培训,可以说是“无证上岗”,他们缺乏积极的教育方法,对于家庭教育的认识不够深入,对于家庭教育的深远影响不够了解,甚至根本不知道如何正确有效地与孩子沟通,如何正确培养孩子优秀的品格和良好的习惯。他们的教育方式更多是继承了上一代人留下的传统“经验”,导致一些家长在处理孩子出现的各种问题时找不到根本原因,处理时往往束手无策,甚至南辕北辙。
因此提出如下建议:
1.加大财政支撑,强化现有平台。加大现有校园、社区等平台的财政支持,使其提档升级。一是组建专业团队,尽量采用购买第三方服务的方式获取优质教育资源,将家庭教育工作交给第三方;二是对培训场所进行升级,让更多的家长参与,扩大培训范围;三是提高培训频率,提升社会影响;四是减少教师负担,不能完全依靠现有学校的教育资源开展工作,让教师专注于校园教育,避免以会代训,使家庭教育工作流于形式。
2.利用信息技术,搭建学习平台。很多家长忙于工作,没有很多时间参加线下组织的各种培训,因此需要依托信息技术,开发家庭教育版“学习强国”,整合优质资源,提供有价值的家庭教育文章和视频等课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便利,让家长们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学习,采用多形式、多内容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
3.部门齐抓共管,打造服务平台。构建多部门齐抓共管的机制。根据居民结婚生子的各阶段,在婚姻登记机构和医疗机构内,通过播放宣传教育片、发放家庭教育手册等形式向当事人宣传适龄的家庭教育知识,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形成部门联动、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良好态势,打造优质的家庭教育服务平台。
4.根据不同年龄,开展重点培训。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教育并不是一贯制,不同的年龄段,需要培养的侧重点不同,采取的教育方式也不同。要根据孩子0-3岁,3-6岁,6-12岁,12-18岁四个阶段成长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对应的教育重点对家长进行培训,做到有的放矢,让家长和孩子少走弯路。
5.坚持问题导向,开发优质课程。深入调研家长关注的家庭教育痛点和难点问题,开发适合家长的家庭教育课程,用丰富的案例,接地气的语言,深入浅出,直击痛点、难点,提高家长的学习兴趣,传达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传授实用的家庭教育方法,课堂要有提问环节,现场解决家长在与孩子相处过程中遇到的困惑,从而提升家长的家庭教育素养,让家长真正成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6.带动公职人员,发挥引领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要求“国家工作人员应当带头树立良好家风,履行家庭教育责任。”因此建议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要建立学习制度,定期组织作为家长的干部职工开展家庭教育交流座谈会,交流各自好的教育经验,分享优秀的教育书籍、视频等资源,相互借鉴,相互提高,激发广大家长的教育热情。同时,单位要鼓励、支持家长参加社会组织的各类家庭教育培训,让国家工作人员带头履行家庭教育职责,树立良好家风,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全社会形成重视家庭教育的良好氛围。
(作者为蔡甸民革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