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民革 图片新闻 民革新闻 参政议政 人物风采 支部生活 学思践行 对台工作 社会服务 主题教育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参政议政 » 正文

借势碳达峰 武汉打造区域金融中心“绿”意盎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6-30
 借势碳达峰 武汉打造区域金融中心“绿”意盎然
吕    晨
 
      降碳,成为“十四五”开局的热词。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启动仪式已于2021年7 月16 日在武汉举行。历时3 年筹备,落户湖北的全国碳交易注册登记系统(中碳登)目前正在为2000 余家履约企业办理开户手续。
      热得发烫的碳汇市场可能是武汉有史以来最重大的金融机遇,如何借势中碳登落户湖北和武汉,着力推进武汉区域金融中心的重大战略布局?武汉市应加快谋篇布局,推进金融机构积极参与这一万亿级市场的重大机遇,政府、企业与市场共同汇聚激发澎湃的绿色动能。
      二氧化碳排放权成为一种商品,始于1997 年《京都议定书》,碳交易成为全球推动减排的市场化手段。2011 年,湖北、北京、上海等七地,获批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2014 年,湖北碳市场交易启动;2017 年12 月,在严格评审后,国家决定全国碳交易注册登记系统落户湖北。
      注册登记系统,好比碳资产的“银行”和“仓库”,承担了碳排放权的确权登记、交易结算、分配履约等业务,是全国碳资产的大数据中枢。中碳登落户,成为落地湖北 的首个具有金融功能的全国性功能平台。
      碳排放交易是一个可交易的配额制度,是运用市场经济来促进环境保护的重要机制。比如,武汉某企业,经审核获得了一年30 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指标,若企业实际排放了35 万吨二氧化碳,那么它就要花钱向别的企业购买超标的5 万吨指标;相反,若该企业预计当年只排放10 万吨二氧化碳,那么多余的20 万吨的指标,就可以卖给别的企业。
      2020年,湖北碳市场累计配额成交3.56亿吨,成交额83.45 亿元,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市场交易规模、引资规模、纳入企业参与度等市场指标居全国首位。
经过7 年探索,湖北证明了碳市场是政府推动节能减排和企业转型升级的有效政策工具之一。2014 年湖北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开展以来,不论是总交易量还是日交易额,均占全国一半,是全国最活跃的碳市场,这样的成绩单保持至今。
      全国碳市场届时配额发放量将使我国碳市场成为全球最大碳排放交易市场,这改变了以往降低碳排放主要靠行政命令的模式。碳市场的登记注册结算,将磁吸一大批相关产业链要素汇聚武汉,这将有利于进一步发挥金融集聚效应,吸引资金、技术和绿色金融机构以及各类金融要素向武汉靠拢。以碳市场为桥梁,实现碳市场和其他资本市场的互联互通,成就一个千亿级的绿色碳交易市场。
      建议:
      一、持续创新绿色金融产品
      目前,我国各类绿色债券发行和交易十分活跃,绿色信贷资产证券化潜力巨大,并开始探索气候债券、蓝色债券等创新品种。此外,与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并购重组、财务咨询以及保险与再保险及各种形式的环境责任保险,也为银行和保险机构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眼下,武汉市绿色金融产品还不能完全适应碳中和的需要,许多绿色金融产品还没有与碳足迹挂钩,碳市场和碳金融产品在配置金融资源中的作用还十分有限。在面向投资者提供的ESG产品,以及产品的多样化和流动性方面与发达市场差距较大。
      要主动对接新发展需求,有效拓展金融支持绿色发展的广度和深度,为企业提供贯穿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转型期的“全周期”金融服务。
      要探索满足控排企业的碳资产管理需求,以碳中和为约束条件,继续创新绿色金融产品,推动绿色信贷、绿色债券、涉农绿色保险、清洁能源保险、绿色信托、绿色基金等产品规模的不断壮大。
      可通过强化绿色信贷业务发展,为低碳产业客户提供多元化和便捷的商业银行融资服务,也可通过参与项目开发、基金托管等与低碳项目有关的中介和中间业务,还可以积极创新与环保及碳排放权挂钩的多种碳金融理财产品。
      PE/VC 在“碳中和”中所扮演的角色更加重要,很多绿色科技公司因缺乏可抵押物很难向银行进行贷款,此时的PE/VC 资金能帮助企业进行融资,尽可能地在短时间内形成技术上的经济规模,缩小“绿色溢价”。
      二、激发金融机构内生动力
      金融机构在实现“碳中和”进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未来30 年将需要130 万亿元左右的投资,仅靠财政投入显然不现实。
      可适当放宽准入,鼓励金融机构和碳资产管理公司参与碳金融市场交易、创新产品工具;探索建立碳金融行业自律机制;培育中介机构和市场,鼓励发展融资类、投资类、保障类、信息咨询服务类中介机构;鼓励数字技术与碳金融深度融合,利用大数据、区块链、智能投顾等先进技术在客户筛选、投资决策、交易定价、投/ 贷后管理、信息披露等提供更多支持。
      探索运用再贷款、财政贴息、担保机制、风险补偿等政策手段,增强金融机构绿色信贷的积极性。对获绿色贷款的企业给予贷款额补贴,并对银行的绿色贷款损失给予补偿。降低风险权重,让绿色融资的债权具有优先受偿权。
      在具体业务上,券商可通过科技赋能,积极投入绿色低碳环保产业投资分析和行业研究,就绿色债券、绿色指数、ESG 等深入研究。通过债券融资、企业挂牌、并购重组等多种形式为绿色企业的战略布局、业务发展、产业升级提供服务。另外,也可开展绿色资产的证券化工作,发行ABS、REITS 等产品, 推动绿色资产如新能源电站、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优质基础设施从实物资产转化为金融资产,实现资产原始权益人的资金回收,帮助广大投资者长期稳定收益,为社会持续开展绿色投资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
      保险方面,绿色产业发展的前期投入大、期限长、利润不稳定,绿色保险可以通过提供风险保障、补偿外部性、平滑资产收益等作用,助力绿色经济平稳发展。
      首先,在社会环保事业开展中,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要求企业就日后对环境污染导致损害赔偿责任进行投保;其次,绿色保险对于绿色产业和节能环保企业的需求提供保险保障服务,有利于稳定企业经营,为节能环保技术、环保项目的实施提供融资服务。
      三、支持重点行业产业低碳化转型
      如何抢乘“碳东风”,支持相关实体企业?可发起设立武汉碳达峰基金,以及绿色低碳产业引导基金,推动资本向绿色产业集中。近年来,包括可再生能源、低碳交通、工业节能、绿色建筑等,都是绿色金融支持的重要领域。
      通过扶持相关行业和产业,借助市场与信息优势,在碳交易竞争中占得先机。
      以绿色交通运输项目为例,武汉市现有机动车近400 万辆,犹如一座座移动的冒烟工厂。武汉市通过金融信贷支持充电桩建设、电动汽车补贴和公共交通绿色化,取得了可喜成效。目前新增充电桩比例居全国大城市第一方阵,地铁达359 公里,公交和出租也大量使用新能源汽车,有效降低了二氧化碳排放。
      武汉市应进一步鼓励和引导市内各家银行通过对绿色信贷管理制度的调整和完善,加大对绿色、循环、低碳经济的支持力度,助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商业银行除了一般性支持碳中和企业的发展外,要设立碳转型专项贷款,加强对绿色转型专项贷款的考核,列入到各行、各级、各项的考核管理当中。
      打造绿色产业园区。进一步做好重点制造业细分市场服务下沉的顶层设计。通过绿色信贷、绿色债券和碳汇市场交易,可加大力度向武汉市内一批举足轻重的工业产业如钢铁、发电、石化、汽车制造、水泥等提供产业转型升级和设备改造,参与碳汇林的种植与交易,从绿色转型中获得实实在在的碳交易价值。
      利用绿色信用贷款,IPO、风投、基金等,做大“光”产业,做强“芯”产业,发展“屏”产业,布局“网”产业,着力打造“光—芯—屏—端—网”万亿产业集群,强链、补链,丰富完善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全产业链,实现产业替代,有效降低能耗,转换全新发展动能。(作者为江岸民革党员)
 
 
 
[ 武汉民革搜索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鄂ICP备19014777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9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