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建议
胡希龄
心理健康教育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前提和必要条件。然而,从新闻报道中会发现我国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2023年2月2日,江西省、市、县联合工作专班在上饶市铅山县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胡鑫宇系自缢身亡。发布会上还公布,胡鑫宇2022年9月到致远中学就读后,因学习成绩不佳造成心理落差,加之人际关系、青春期冲动带来的压力,造成了他失踪前心理状态失衡,有明确的厌世表现和轻生倾向。
中国心理学会一项调查研究表明:我国3.4亿17岁以下未成年人中,约有3000万人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在明显具有心理障碍或问题学生中,小学生发生率为10%,初中生发生率为15%,其中有4.5%的人患有较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20.5%的人患有较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在患抑郁症的成年人中,很多人在未成年时就有不同类型和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犯罪心理学研究也表明,犯罪人群除了法制观念不强外,大多数都有一定的心理问题及人格、性格方面的缺陷,而这种心理问题的高发区又多半出现在青春期。因而,如何应对孩子的厌学、厌世情绪,呵护青少年心理健康是目前要解决的当务之急。对未成年人不健康心理如不及时纠治,将不仅可能危及学生个人的成长发展,也会危及家庭的和谐幸福,甚至危及社会的平安稳定。
目前,武汉市有近97万名中小学生,这个群体的身心健康不仅是个人成长的问题,更关系到千万个家庭的幸福,关系到祖国的未来。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根源在于教育方式、人际关系、性意识、学业压力、性信息刺激和社会支持等几个方面,主要表现形式为:躯体化障碍、强迫症、忧郁症、焦虑和敌对情绪等。同时,我市中小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状况却有待进一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还显得有些薄弱。其中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是,而现实是在这些方面还存在着诸如:中考、高考升学考试制度不适应,教育评价制度和方法不适应,社会舆论尤其是家长的思想不适应,衡量学生好坏的标准不适应,教师心理教育水平不适应,学校教学内容不适应,学校软硬件环境不适应,社会环境不适应,家庭环境不适应等情况和问题。
武汉市在“十四五”时期应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这有助于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新形势下进一步促进中小学生加强人生修养锻炼,增强明辨是非和处理问题能力,全面提高中小学生个体自身素质,更好地成长成才。
为此,建议如下:
一、重视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我市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全面纳入学校评估、教师评价的重要范畴。一方面加强教师及学生心理健康的理论培训和实践指导;另一方面形成适合不同学校及学生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评估方案,进行跟踪督导评估,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予以重视和加强。
二、我市各级各类中小学校要不断完善和提高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一是开展心理卫生教育,预防心理失衡,消除心理污染,增强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帮助学生消除因家庭、社会等因素所造成的不良影响,让学生在良好的心理环境下学习、生活。二是重视个性心理素质教育,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引导学向着有利于自身、也有利于群体的方向发展。三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开展挫折性训练,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困难,正视困难,并想办法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积极向上、不畏艰难的健康心理。
三、学校广泛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在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协调下,落实配备好1-2名心理教育专职教师,同时还应对各科教师都进行培训,使他们掌握儿童心理学、心理咨询等方面的知识。各中小学应创造条件设立心理咨询处、心理咨询信箱、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让中小学生以咨询、倾吐和宣泄等方式,释放心理压力、解决心理困惑和矛盾,使对于个别心理问题严重的学生,应该及时由专业心理咨询师进行心理疏导。学校除了专业心理咨询师开展专业心理辅导以外,还要在学科教学、班主任工作及其他教育活动中有机融合心理素质教育的内容。
四、政府、家庭和社会都要关注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心理健康素质教育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齐抓共管,通过共同配合,使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各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以创新社区管理,构建和谐家庭为抓手,形成合力效应,与街道和社区紧密配合,对学生的家庭及周边环境予以关注;学校和教师要与家长密切沟通,给家长以心理教育专业指导,使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正确教育引导孩子,以培养孩子的健康心理。 (作者为市民革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