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君
随着我市人口快速增长,我市医疗服务资源日趋紧张,医院传统的问诊模式程序繁琐,耗费时间长,不仅容易延误治疗,还容易加剧患者和家属的焦虑情绪,导致不必要的医患纠纷。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加快医院数字化建设,是提高我市医疗服务资源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
目前我市医疗卫生系统数字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也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对数字化建设投入重视不足。目前国际上医院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投入大约是运营经费的3%~10%,近年来,根据卫生部要求,各单位应按总收入2~4%的比例投入信息化建设,目前,我国医疗信息化建设的主体是各级政府,缺乏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的运行机制。信息化建设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多变性,需要持续不断的大量资金投入,这种投入会给地方财政造成较大的经济负担。
二是医疗卫生系统缺乏高效处理和利用医疗大数据的专业能力。我市数量众多的各级医院每天接待大量患者,都会收集和产生庞大的患者信息,这些患者个人信息需要根据病情不同分门别类,管理难度大。同时,由于医疗系统快速获取患者病情信息并根据病情进行就医指导能力的不足,许多本可以在社区或二级医院就诊的患者,涌向大型三甲医院,不仅导致高端医疗资源低效利用,还使得基层医疗资源未能充分利用。
三是标准化建设不完善。我国医疗卫生机构的各个业务系统各自建设和管理,互相隔离,无法实现信息共享,数据采集需要重新录入,不仅增加工作量,而且导致数据失真,给后续的医疗卫生信息共享和部门协同带来障碍,并削弱了资源配置的作用。
为此建议:
一、建立全市统一医疗信息化标准。由市卫健委牵头、市大数据局配合支持,在《居民健康档案数据标准》《电子病历数据标准》等标准基础上,组织我市顶级三甲医院共同研究制定全市统一的医疗信息化标准。
二、保障资金支持。建议市政府对建立全市统一信息化标准平台提供资金保障支持,平台建立运营后,由政府与各医院分担运营维护更新所需资金。(作者为硚口民革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