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卡通”的建议
□ 李才模
实行医保“一卡通”(外地有部分城市已先行一步),是一项为解决“异地医保”,进一步认真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以人为本”重要思想的首要问题。虽然,我市现代医保制度只建立了十几年,也已初步覆盖了城乡,让没有享受医保的老百姓看到了希望。但是,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加快和人口结构的快速变化,参保人员的身份经常在不同的区域发生转换。以致形成户口所在地使用的医保卡,不能在异地就医购药。特别是像武汉市这一经济较为发达的省会城市,医保“一卡通”、“异地医保”的矛盾,更是显得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老城区与新城区、主要城区与边远城区之间,医保卡不能通用(“市流通粮票”与“地方粮票”),造成同一市区居民(公民),在权利上的不平等和享受医保的不便利。
一、医保“一卡通”的必要性
医保“一卡通”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可按异地就医人员的不同划分和需求影响来说明:一是异地务工和工作的人员。在科技和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今时代,人们异地务工和工作不仅是一种时尚,而且也是年青一代人才流动和择业的首选。他们因医保关系在户口所在地(即人户分离),而不能得到及时就医,有的小病不看,导致大病,只好再回户籍所在地看病,既耽误了病情,又耽误了工作。有的即使在外地看病,凭发票回原籍享受医保,也因报销不及时,或看病钱款过高,而给治病带来困难;二是异地安置人员。我们的社会已进入老年社会,很多老年人随家属子女在异地定居安度晚年,与子孙尽享天伦之乐。因医保卡不能通用,给看病带来困难。不能与子女长期团聚,得不到儿女的照顾,给精神和经济上带来了严重负担;三是在异地购房定居人员。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交通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人户分离的现象已是十分普遍。因区域性质的限制,医保卡不能在异地使用,极少数人因而耽误了疾病的最佳医治时间;四是异地转外就医人员。参保人员的疾病经参保地医疗机构诊断,因受医疗技术和设备限制,需转诊到医疗技术水平发达地区就医。因其医保卡不能通用,且各地指定的市级定点医院,都有各自的医疗研究专长,加上病人不同病情,选择的对口医院也不同,都需回当地医保部门办理相关手续等,而延误病情;五是因出差、学习、旅游和探亲等临时急诊就医的其他人员。他们都不同程度、不同情形的受到了“异地医保”的影响制约。因此,尽快在我市实行医保“一卡通”是非常必要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实现医保“一卡通”的建议
医保“一卡通”或说“异地医保”难,其根本原因在于各地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各地医疗保险政策不同和参保人员待遇水平的差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早日实现我市医保“一卡通”,因此建议:
(一)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引起重视,及时制定相应措施。医保“一卡通”解决的是“全民”的问题,落实的是“以人为本”。首先,要从根本上解决“异地医保”的问题,就必须从统一政策和管理标准入手。使统一政策、统一管理与统一服务相结合,制定本市的相应医保惠民政策和实施方案,建立跨地区的基本医疗转移结算办法。其次,努力排除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硬约束,克服部门利益、地方政策方面的制度鸿沟。市政府及有关部门需要在更为宽广的领域里进行思考和探索,在医疗保障体系初步建成后,应着重关注“统筹”和“提高”,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以及各类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之间保障水平的差距。同时,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实现在人员身份、居住地点变化时,其医疗保险关系可转换、可接续、可转移。
(二)建立和完善全市医保网络体系,加速资源共享。建立和完善医保网络体系,既是“金保工程”,也是国家12项重大信息管理工程之一。我市虽已进入网络化时代,但从1998年职工医保试点开始(远城区为2002年),到普及推广新农合及开展城镇居民医保等,市里对各地医保信息管理系统都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规范。因此,首先必须搞好统一医保信息化建设,建立统一的数据中心、核心平台和软件。其次,在资源共享方面,一是构建一体化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突出公共卫生服务、紧急医疗救援、卫生信息和专家等网络建设,形成网络对接、资源共享、服务高效的机制,建立实用共享的卫生信息系统和电子政务平台;二是市政府要给予一定的医保补贴,使医保资源共享(基金)。各地因经济条件、人口结构、幅员情况、医保标准和参保时间的不同,其医保基金多少不等,有的地区每年可能有富余资金几千万元,有的则存在近千万元的缺口。因此,市里应对不发达地区给予一定的医保补贴,以便统一全市医疗保险费用的缴纳标准,以便促进我市医保早日实现“一卡通”。
(三)加强医保监督与管理,分类、分步实现医保“一卡通。”进一步加强医保的监督与管理:首先,医保基金是社会公共资金,是不可能敞开口子随意开支的,要保证钱花得合理,不能像到菜市场那样随便,必须要有严格的监督管理机制和程序。其次,市、区各级医保机构要加强对各级医院的监督管理,以免参保人员易受过度医疗的损害。同时,要搞好参保人员与其医保卡的核实查对工作,防止少数参保人员可能出现骗保行为;实行医保“一卡通”,异地就医管理应分类、分步推进,即先解决异地安置的退休人员、异地工作人员的就医问题,再解决其他人员的就医问题;要先解决住院,再解决门诊就医的问题。制定与规划好近期、中期和长期三个阶段的目标:近期目标应是提供快捷的管理服务,缩短报销时间,减少异地报销和垫付医疗费,以及在市内进行联网结算的试行和探索;中期则是从市内逐步向跨市区域性联网过渡;而长期则是从跨市的区域性联网向全国联网迈进。从而,实现“人到哪里、缴费到哪里、享受到哪里”。也就是达到对参保人员“记录一生、跟踪一生、保障一生”的目的,不再按人员身份分别保障。这样,才能更加方便群众就医,才是更好地落实“以人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