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信息服务中心的建议
□ 贺 琳
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湖北省已有112万农民工失业回家,其中,从珠三角返乡的占52%,而大部分的返乡农民工将第二次就业的机会寄希于武汉城市圈,因此,为帮助返乡农民工寻找工作,以实现其就近就业,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劳动保障就业管理部门及社会有诚信单位团体的一件大事,它不仅事关经济增长,且关乎社会稳定。
目前,由于劳动力市场发育还不健全,并缺乏规范性管理,“招工难”和找不到工作的矛盾(用工单位难招到对应的技术工;有技术的农民工难找到对应的工种)并存。时下,由于城市没有规范的专门农民工劳动力人才市场,农民工进城务工普遍心存“三怕”阴影,即,一怕盲目进城,来回折腾;二怕上当受骗,人财两空;三怕工资拖欠,“两保”(社保、医保)难以兑现。而在这“三怕”中有“两怕”涉及信息管道。因此,建立一个“农民工劳动力就业信息服务中心”,实施对农村劳动力人才资源进行有效的挖掘和合理配;置,不失为一个为促进“三保”(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目标的有效举措。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在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基础实施建设、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和劳动就业等6个方面实现城乡一体化,但对城市圈农民工劳动力人才市场的建立和运作还未作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为此建议:
一、由武汉市政府牵头,其它8个城市协作成立一个“武汉城市圈农民工劳动力就业信息服务中心”。主要负责对武汉城市圈农民工劳动力资源的挖掘和配置提供场地服务、网络服务以及信息服务。
二、建立一个多功能网络服务平台,以实现快速、高效、便捷的信息传递与交换。目前,武汉市各中心城区和武汉城市圈内城市均有设施完备的劳动力人才市场,但服务对象为所辖城市居民。据调查,城市圈内还没有一个为农民工劳动力服务的专门市场或挂牌机构,为此,建议在武汉城市圈(1+8)城市中建立一个集引导、聚智、服务、协调功能于一体的农民工劳动力就业信息服务中心,并进行统一联网运作,条件成熟的可在远城区甚至乡镇(街道)建立网点(农民工产生于乡镇、街道,且靠近远城区),使农民工足不出户或进入就近网点就能了解和把握到武汉城市圈1+8城市中的劳务供求状况。
三、建立武汉城市圈农民工劳动力人才信息库,为政府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只有数据真实,才能保证决策的可靠性。以前政府搞些“春风送岗位”,媒体搞些“帮助你找工作”等活动,哪些企业招聘岗位明显减少、哪些企业用工需求相对旺盛、哪些企业要多少人基本是一笔糊涂账,有多少人需要就业援助,岗位该送给谁、送多少,也只知道个大概,一般情况下只能是“守株待兔”。因此,只有有了充分的信息来源,才能有效指导农民工就业。这就要求城市圈1+8政府部门(如农委、劳动保障、人事和街道、乡镇等相关部门)要组织力量,深入企业、乡镇、村组、农户开展就业专项调查摸底工作,农村自然村可配备信息员协助政府工作,在切实掌握大量真实可靠的数据基础上,建立农民工劳动力人才信息库,以全面真实地掌握企业空岗信息和返乡农民工就业与失业情况。同时,企业主管部门也要督促企业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积极配合就业信息调查工作,不要把这项利国利民也利己的工作当成负担而回避。
四、政府要加大资金扶持,变一味的有偿信息服务为多元的公共信息服务。据查,在城市圈内的劳动力市场和中介组织,星罗棋布,由于利益的驱使,欺诈、设陷和推诿、扯皮等乱象时常发生。因此,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变农民工就业有偿就业信息服务为公共信息服务,使劳动力市场乱象得以根治。
五、建立长效机制,防止走过场、走形式。经济形势不断变化,就业信息也是动态的。因此,加强对农民工劳动力就业信息服务中心的管理要形成长效机制。政府相关部门要定时(实行一月一通报制度)对农民工就业形势的变化情况进行跟踪分析,及时研究对策措施。此外,各级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就业服务,及时用好就业信息,避免信息资源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