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全程供应链体系服务光电产业大发展的建议
黄 腾
我省确定了“一芯驱动、两带支撑、三区协同”产业布局,武汉光电信息产业发展迅猛,以京东方、华星光电、天马、长江存储等为代表的一批高科技企业在汉总投资额超过4000亿元,“芯—屏—端—网”万亿级产业在武汉集群发展已初具雏形。大家知道,光电信息产业的原材料大多属于化工品,其品种繁多,部分原材料的消防和危险品等级还比较高,如刻蚀液、研磨液、高纯度氮气等。这些原材料进口比例很高,用量也非常大,仅刻蚀液、研磨液未来高峰期的月用量会达到万吨。这对武汉“打造国家物流中心城市”的物流体系及物流精细化服务水平是重大考验。在大考面前,武汉的物流现状是:物流要素混乱、残缺,武汉港区化工品作业资质不全,其物流体系中对应化工品的作业和存储条件不够,武汉唯一的化工品物流中心与港区的作业及保税环节缺乏有效衔接,自贸便利化程度不高,光电产业全程物流服务体系不完善等。
若武汉不能提供全程的低成本的物流服务,将会成为我市光电产业发展的瓶颈,导致企业不得不从南京、宁波、上海口岸报关上岸并就近保税存储,然后走公路或铁路运输到武汉,流程长、成本高,势必加重企业的物流负担,拖累武汉光电产业与上海、南京、合肥、成都等城市的竞争。所以需要武汉市政府早预见、早谋划、早建设、早准备。具体建议如下:
一、迅速展开对光电信息产业物流需求的大调研,并盘点物流家底。
光电信息产业涉及面广,原料复杂,品种多,物流环节长,要求高。在存储环节,要求合适的清洁、温度、湿度、通风、无腐蚀性等;在分拣环节,需要有智能检索功能和全自动分拣能力;在配送环节,需要特种车辆的专业运输;在采购环节,需要水、陆、公、空立体物流体系,对于大宗化工品则需要最廉价的江海直达的水路运输;在报关和保税环节,阳逻港及花山港,也是要素不齐全的;在用工人才环节,需要具备专业知识的高素质的物流人才。
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调动多方力量才能破解,建议成立专家调研组展开调研,直面客户需求,找出物流短板,拿出方案分步实施,争取用两年左右的时间补齐短板。
二、补短板,打造光电产业全程供应链物流
1.立足补短板,整体打造“北湖--花山港”物流园区
根据武汉市“十二五”物流规划的“一港、六园、八中心”方案,“八中心”之一的北湖武汉化工物流中心,位于化工区北湖组团的临江大道,化工四路至化工八路之间,面积近三千亩,对应规划有固体液体码头多座(部分建成),化工铁路专线通过京九铁路可与汉欧班列相连,规划有化工火车站(未建),目前落户有固液体仓储公司两家,合计占地近500亩,其下游预留物流用地建设空间很大。“六园”之一的花山港物流园,目前只建成了具备外贸资质的集装箱码头及堆场。尽管两者属于不同区管辖,但两者码头相邻,陆域地相连,服务对象重合度高,互补性强。
因此建议市政府以光电产业及自贸区物流需求为导向,调整相关规划,将两者合并规划,通过对硬件、软件两方面的补短板建设,打造全程供应链体系完备的物流园区。
2.立足物流通畅,实现港区与化工物流中心的一体化(协作)运营。
借鉴阳逻港“一城一港一主体”并购整合的经验,加强港区与武汉化工区化工物流中心的业务协作或整合,避免重复建设,实现港口业务与陆域仓储配送业务的一体化运营,以此推动武汉整个港区的物流作业体系的重构,做到普货危货分类分区作业,破解危化品的港区物流难题。同时,理顺内外贸,水、铁、公、空多式联运,仓储、配送等的全程物流供应链体系,更好地服务于武汉“芯”产业。
(作者为武昌民革副主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