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洁菡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着力发展实体经济与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2017年6月,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复同意武汉市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创建市。知识产权对我市创新城市的建设、创新产业的形成、创新能力的提升和转化为促进优质发展的生产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为此就加强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提升城市、产业和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出如下建议:
一、结合产业发展重点和未来布局,着力引进和培育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
1. 优化引进和培育对象。结合不同产业特点,重点关注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以增加优质知识产权存量,并以存量带动增量。例如,在高端制造业以及未来量子技术、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和研发中心重点关注发明专利、专有技术和标准密集型企业。在文化创意产业,重点关注版权、商标和外观设计密集型产业。
2. 提升助力方式。从助力单个企业到助力企业与助力产业并举,消除广撒胡椒面,效果不显著的缺陷。除对单个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加大研发补贴和高企专项奖励力度外,还可设立重点产业知识产权专项培育基金,重点提升这些产业的知识产权创造质量,知识产权集成能力和行业标准建设能力。
3. 加大引进和培育新民营经济中的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将招商引资、资智回汉与着力发展新民营经济中的实体经济业态相结合,着眼于拥有发明专利、国内国际知名商标、外观设计、高市场占有率软件版权等优质知识产权创造能力的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企业。从而带动我市高端制造产业和高端服务产业集群的发展。
二、提高企业知识产权综合运用能力,引导重点产业和业态知识产权聚合式发展
1.结合我市新产业和新业态布局特点,引导企业规划和综合利用各类知识产权,引导重点产业和新业态聚合式发展。例如,通过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发展规划,将专利、版权、外观设计与商标品牌附加值战略结合,引导相同、类似或上下游产业设立专利池机制,提升专利利用与产业转化效率等。
2.组织在宏观上对我市重点产业无形资产在国内和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进行分析研究,引导企业结合未来发展方向,提前做好国内外知识产权战略布局,促进我市重点产业迈向国内和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三、提升我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水平,构建知识产权综合保护体系
1. 加快我市综合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打破信息孤岛现象,提供注册申请、信息查询共享、成果转化和交易流转等公共服务。例如,可借鉴当前行政审批3.0模式,打破专利、版权、商标等分散受理模式,设点集中受理和网上受理知识产权注册申请。
2. 除利用现有交易所外,可通过交易会模式拓展交易平台。例如,可与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或中国国际专利技术与产品交易会对接,近期争取在武汉设置分会场,远期可争取开创华中地区知识产权交易会并永久落户武汉,创立知交会品牌,不仅可以促进成果转化和交易流转,还可促进高新技术项目、企业及人才引进。
3. 大力培育知识产权服务业,结合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发展提供知识产权战略规划、信息检索、成果孵化、法律服务、价值评估、收购托管、质押融资、金融保险、交易流转以及知识产权证券化服务的专业机构。
4. 构建包括司法审判、仲裁与调解、行政执法和监督在内的知识产权综合保护体系。结合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和知识产权审判庭实践,积极申请设立知识产权法院。结合自贸区武汉片区建设和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在我市开展知识产权纠纷仲裁调解试点工作,促进相关市级立法的尽快通过,促进行政调解与仲裁调解对接,积极推进我市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的进一步完善。
(作者为硚口民革主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