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历史文脉 有效创新利用
全方位打造灵秀诗词之城
市委会
文化是城市之魂,集中反映了一个城市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文化的高度决定城市的高度,城市文化的积淀不仅体现为重要的投资环境,更是城市的“最大资本”。放眼全球,典型的城市文化名片闪耀世界,如英国的“文学之都”爱丁堡、法国的“媒体艺术之都”里昂,中国的“美食之都”成都、“东方休闲之都”杭州等。当前,我市正朝着“三化大武汉”建设目标奋力前进,然而长久以来,谈起武汉的城市文化,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码头文化”、“市井文化”等“俗”文化。这种传统的城市文化形象与“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目标显得格格不入。
事实上,作为南来北往、九省通衢的重镇,武汉自古以来就是文人荟萃,遍布雅迹之地。无数诗人在此聚集,借诗词展现着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和独特魅力。武汉的别称——江城,也源于李白诗句“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可以说,诗词早已刻入这座城市的灵魂中,滋养着这座城市的人文精神。
一、构建诗词文化、打造“诗词之城”之于武汉的重大意义
前不久,武汉市召开了2019年全市文化和旅游工作会议,谋划推动文化强市和国际滨水旅游名城建设。会议提出要通过不懈努力,奋力谱写武汉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让“诗和远方”的期待、渴望、梦想、追求变成美好的现实,持续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和旅游获得感、幸福感。而打造“诗词之城”不仅有利于推进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培育文旅新业态,还可进一步提升城市文化品质,展示城市形象魅力。
1.有助于提升城市美誉度
中华诗词与城市有着天然的联系。古往今来,无数文人骚客因留恋一片土地的红瓦与青砖、街道与民俗而用丰沛细腻的文字雕刻一座城市的风韵。譬如:通过“鹦鹉周边家十万”(阳枋《鄂渚大雪》)、“大江横抱武昌斜,鹦鹉洲前户万家”(鱼玄机《江行》)等诗句可以窥探,当时的武昌城是一座人口繁盛的大都市;通过“触热行万里,烦促讵可论。泊船鄂州步,终日如炮燔”(陆游《夜热》)可以看出南宋时期的武昌已经是名副其实的“火炉”城市。
城市的变迁丰富了诗词的内容与形式,同时传承的诗词又复刻了一座城市的历史脉络。在现代城市化发展日益趋同的当下,如果能立足于诗词与城市的天然联系,把诗性文化理念、创意、要素与结构融入城市规划、设计与建设的具体环节中,那么整个城市的文化构建将极具中国传统特色,城市美誉度也将得到有效提升。
2.有助于提升旅游资源知名度
诗词短小凝练易于传播和记忆 ,作为广告宣传语有利于扩大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如崔颢的一首《黄鹤楼》、毛泽东主席的一首《水调歌头·游泳》使得黄鹤楼和武汉长江大桥闻名天下,成为武汉市的旅游标签。同时,诗词能有效提高城市旅游的文化内涵,为自然景观增添独特的文化因子,从而赋予固化的旅游场景以鲜活的生命力。
3.有助于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
近年来,武汉的发展日新月异。东湖绿道、江滩、地铁线等硬件基础设施的修建和完善,使得城市居住品质不断加强。与此同时,1100万市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在不断增强。而诗词文化包含了诗词、诗人故事以及背后的历史记忆,诗性历史记忆可以在一定条件下演变成市民对于城市的文化认同及自豪感,以生动形象的诗词文化形式逐步营造浓厚的城市人文氛围,有利于满足市民精神文化需求,滋养市民文化修养,带动市民素质提升。
二、历史资源禀赋明显、诗词文化活动丰富
1.来汉诗人多。据搜韵网(该网站是成立于2010年的古代诗词专业网站,提供古诗词的韵典、诗词校验以及诗词检索服务)收录的数据显示:汉代至今,曾在武汉停留赋诗的诗人数量有403位。从唐代开始来汉诗人数量呈增长趋势(因历史原因,元代除外),以明清最多。其中不乏崔颢、李白、杜甫、孟浩然、白居易、王维等诗词大家。
2.诗词存量大。同样,据搜韵网数据库显示:历史上关于武汉的诗词数量有830首。由于搜韵网的这一统计结果是基于已收录的82万诗词库,还有很多诗词目前还没有收录进来,所以这一结果还不能完全准确反映出武汉市的诗词存量。根据到中南民族大学诗词大数据研究中心调研了解的情况显示,关于武汉的诗词实际数量可能达到了1500首左右,武汉是目前已知诗词存量最多的城市之一。
3.相关活动丰富。近年来武汉市以诗词文化为主题的活动规模不断扩大、质量逐年提高,成果显著。2012年,省作协与市委宣传部、英国大使馆、地图公司共同主办“公共空间诗歌”项目,300多块写有中英文诗歌的广告牌出现在武汉京汉大道,诗歌沿着轻轨路线穿越城市,在微博引发广大网友热议。2013年由《人民文学》、美好集团主办的“美丽武汉·幸福汉阳”全国诗歌(词)大赛连续举办多年。2014年,首届海峡两岸中华诗词论坛颁奖大会在汉举行。来自大陆及港澳台两岸三地的诗词作者和研究者300多人与会。2015-2018年,由卓尔书店、《中国诗歌》编辑部主办的“武汉诗歌节”连续在卓尔书店举办。每年邀请国内外百位著名诗人齐聚武汉,在延续江城诗歌源流的同时,也通过诗词向国内外展示了武汉的文化魅力。
三、合理规划、久久为功,尽快启动诗词之城建设
1.盘活存量。一是注重对现有诗词资源的深度挖掘。诗词文化的不可复制性和脆弱性决定了诗词文化需要合理保护。要充分发挥地方高等学府、学者团队和诗词楹联学会的作用,系统挖掘、收集、整理较为完备的城市诗词文化资料集。
二是加强对诗词文化资源的梳理工作。可以按照编年顺序、作者身份类别等方式进行梳理,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现有诗词实现数字化管理、科学分类、有效利用。中南民族大学“唐宋诗词编年地图”就是一个很好的模式,不仅便于文献资料的整理检索,并且为后续诗词文化的发展提供系统的智库支撑。
2.扩大增量。一是进一步壮大人才队伍。诗词队伍的壮大,人才是关键。要做好创作者与爱好者的培育,扶持一批诗人和诗社,并以诗社为基础,展开常态化、多层次、多内容形式的创作培训活动,促进诗友相互交流与进步,逐渐构建涵盖各领域、涉及各年龄段的诗人队伍。
二是开辟诗词创作新阵地。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相结合、线上线下联动,有效提高诗词创作的参与度和覆盖面。通过目前已有的“武汉诗歌节”等模式,展开网上宣传和线下创作,面向世界邀请著名诗词大家、青年创作者来汉,以武汉这座城市为主题进行诗词创作,从而拓展诗词数量,创造新的诗词资源。
3.有效利用。一是打造一条“诗词之路”。诗词资源有一定的抽象性,需要有合适的空间载体加以呈现。建议学习其他城市如“阿里山诗词之路”、“好莱坞星光大道”、“海德堡哲学家小道”等模式,打造武汉的“诗词之路”,将诗词资源、诗人故事、自然风光及人文建筑有机整合,构成一个独特的诗词文化空间,让游客在游览中产生怀旧、审美和文化上的认同。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楼”“天下绝景”美誉的黄鹤楼,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题诗吟咏、寄托情怀的地方。在搜韵网检索“黄鹤楼”,出现的相关诗词高达693首。可见黄鹤楼不仅是武汉的城市地标,更是诗词资源中不可缺乏的经典意象。因此打造“诗词之路”应围绕黄鹤楼展开,建议以黄鹤楼-长江大桥-昙华林-户部巷等为主轴,一方面可以弥补黄鹤楼空间有限的不足,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将诗词文化创意与本地居民生活融合,为老城改造提供新思路。
二是统筹规划诗词文化“嵌入式”建设。尽管国内目前有许多城市已经意识到诗词资源对城市文化构建的重要价值,但整体处于起步阶段,给民众的体验感不强、互动性欠佳。比如,修建文化广场、雕塑、主题公园或者简单的将诗词故事写入导游词,这使得活色生香的诗词变得僵化死板。建议邀请国内外著名诗人来汉参与主题诗词创作,将新创作诗词、经典传统诗词一同以雕刻、喷绘、广告牌等方式,根据不同文化气质有机融入东湖、长江大桥、黄鹤楼等旅游场景,博物馆、音乐厅等标志性建筑,地铁交通线路等公共设施。这种“嵌入式”建设理念,相对经济投入较低,随眼可见的诗词有利于引导民众“边游边思”,让市民有充分的获得感,从而营造高品质的城市文化氛围。
目前军运会临近,还可考虑将诗词元素运用到城市推介、军运会用品及开闭幕式的文化互动中,以提升我市诗词之城的世界影响力。
三是开发以“诗词文化”为主的多元化旅游项目。前面我们提到,诗词文化对于城市旅游的宣传效应不可小觑。谈诗词文化,绕不开荆楚大地的其他文化。比如,描写知音文化的“尝闻霜涧上,传得伯牙声。流水高山调,朱弦绿绮琴。”(王启茂《调弦亭》);再比如描写荆楚文化的《楚辞》等等。开发诗词文化为主的复合型旅游中心,将诗词文化与荆楚文化、盘龙文化、知音文化甚至是汉绣、汉剧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周边文化旅游资源有效整合起来,丰富诗词的意蕴,增添城市旅游脉络的历史厚重感,在擦亮城市品牌效应的同时吸引更多的旅游爱好者。
四是大力发展诗词文创产品。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全球化的趋势,文创产业逐渐成为许多国家的重点项目。借助文创产品的开发,能彰显和发扬自身文化特色,增强文化认同,同时创造价值。比如“年销10个亿”的故宫文创,正是立足传统挖掘创意元素,延伸文化产业链,整合营销传播,使得传统东方美学在回归的同时创造了巨大的商业价值。因此,要深度挖掘武汉市的诗词文化内涵,打造类型丰富、消费层次多样、实用美观兼具的文创产品,使得诗词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
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希望通过盘活武汉诗词资源,打造诗词灵秀之城,从历史底蕴中为武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注入强大文化动力,为武汉新时代创新发展提供不竭文化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