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民革 图片新闻 民革新闻 参政议政 人物风采 支部生活 学思践行 对台工作 社会服务 主题教育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思践行 » 正文

武汉会战启示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8-13


                                                            武汉会战启示录

                                                           □ 简兆麟
       1937年12月,南京失守以后,武汉成为全国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及实际上的战时首都。扬言三个月解决中国问题的日本,认为“为了摧毁抗日战争的最大因素—— 国共合作势力,攻下汉口是绝对必要的”。当时日本陆军总兵力的三分之二已调驻中国,逾16个师团,一场大战不可避免。由郑律成谱曲、沙旅?尔东作词的《保卫大武汉》这样写道:“热血沸腾在鄱阳,火花飞迸在长江,全国发出了暴烈的吼声,保卫大武汉!武汉是全国抗战的中心,武汉是今日最大的都会,我们要坚决保卫她,像西班牙人民保卫马德里,粉碎敌人的进攻,巩固抗日的战线,用我们无穷的威力,保卫大武汉!”此前,由周恩来亲自撰写的同名社论已刋登在《新华日报》上。保卫大武汉,不仅已成为全民族的共识,也是世界反法西斯阵营、特别是苏联的殷切期盼。武汉会战就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展开,它注定是中国抗战史上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战役。
       1938年6月l2日,日军攻陷安庆,为大举进犯武汉建立了补给基地,拉开了武汉会战的序幕。日军由华中派遣军司令畑俊六大将指挥,所属第ll军、第2军、直属兵团和航空兵团,共14个师团、三个独立旅团、5个航空团、140余艘舰艇,计40余万兵力,负责对武汉作战。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于6日中旬制订了保卫武汉计划,主要有:在武汉外围布置主力军,利用鄱阳湖及大别山之地障与长江两岸之丘陵、湖沼作持久之战。特别把重点放在外翼,争取行动上的自由,预期可与敌人的主力作战四至六个月,予敌以最大之消耗,粉碎其继续攻势之能力。蒋介石亲任作战总指挥,调集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第九战区(司令长官陈诚)和海空各一部,共约130个师、100余万人,沿大别山、鄱阳湖和长江两岸组织防御,准备进行持久作战。
       1938年10月23日广州失陷,中国失去了重要的国际物资输入线,蒋介石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此时武汉的地位已失重要性,如勉强保持则最后必失,不如决心自动放弃,保全骨干力量,以为持久抗战与最后胜利之根基。10月24日,蒋下达放弃武汉的命令。日军于25至27日先后占领汉口、武昌、汉阳。武汉会战历时四个半月,是抗战初期时间最长、规模最大、最著名的战役。也是中国抗战以来战线最长、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战果最辉煌、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个战役。中国军民在数千公里的战场上,在皖赣豫鄂四省广大的交战地区,英勇抗敌、前仆后继,付出了重大代价,作出了巨大牺牲,据统计,武汉会战我军伤亡和失散达60万人。日本侵略军伤亡、失踪和被俘达20万人。万家岭大捷,日106师团万余人几被全歼,仅师团长松浦淳六郎等百余人侥幸逃脱。我方除128师因作战不力被取消番号,并无整师溃亡的记载。更重要在于日军遭遇了一次战略上的惨败,其速战速决、先支那再东南亚、太平洋的战略被彻底粉碎,是日本由战略进攻走向战略失败的转折点。中国人民的神圣抗战,由战略防御转移到了战略相持阶段。毛泽东曾预见中国抗日战争的进程将分为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三个阶段,武汉会战为这个论断作了强有力的印证。与世界反法西斯战场一些著名战役如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相比,武汉会战毫不逊色并有着自已的显著特色,值得后人铭记并作深入探讨。
       武汉会战给中国共产党提供了一个全方位表现的舞台,中国共产党的主张、理论、形象日益深入人心,指引中国人民树立起抗战必胜的信念和决心。共产党的理论、主张、方针,通过声势浩大、形式丰富多彩的强有力的宣传,武装了民众的思想,也被许多国民党士兵与军官所接受。1938年1月11日,蒋介石在军事会议上强调:我们惟一的政治、外交、经济的中心应在武汉,武汉决不容再失,我们要维持国家的命脉,就一定要死守武汉,巩固武汉。并说武汉重心不致动摇,国家民族才有保障,这就是我们的战略。周恩来从陈诚的一篇文章中获知这一消息,在珞珈山向蒋介石转达了中共方面对保卫大武汉的战略设想,强调说:我们认为,保卫武汉的目的,一方面是消耗敌人,一方面在争取时间,便于在全国工作有进步,不在于死守据点。如果战况到了确实不利于我而放弃武汉反为有利之时,应以放弃地方保存实力为主。因此应避免大的不利于我的决战。6月,周恩来送蒋介石一本《论持久战》,说:这是毛泽东的近作,请蒋先生斧正。蒋介石说,我看过了,还是白崇禧拿给我的,他倒是推崇备至哟。我也赞成,我归纳为两句: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显然,国民党吸纳了中共有关持久战的战略主张,整个会战的部署及实施,其战略战术较前无疑有了重大改变。蒋介石在一次谈话中说:持久战将从武汉保卫战肇始,成败利钝非所逆料,尽心是第一位的。纵令武汉将来有不保之日,殊亦无损于抗战之毫末。另一个典型事例是,军事委员会是国民政府最高军事统帅机关,它本来并没有政治部。1937年10月,周恩来撰写的《抗战军队的政治工作》,指出政治工作是民族革命的生命线,介绍、总结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巨大能动作用,对最高军事当局有较大触动。1938年1月17日公布的《军事委员会组织大纲》中规定,军委会内恢复设置政治部。极受蒋介石信任的陈诚被任政治部长,周恩来、国民党左派人士黄琪翔任副部长,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长张厉生任秘书长。政治部下属第三厅,郭沫若任厅长,主管文化宣传。来自湖南的第70军军长兼19师师长李觉,特聘共产党人陈希周、朱江赋、进步人士马子谷等,在军干部训练班担任政治教官。并由陈、朱多次率文工团到各旅、团进行讲演宣传。70军在会战中打得极为英勇顽强,许多壮烈事迹催人泪下。19师坚守庐山西侧40余日,撤出阵地时只剩八百余人。就连当年夏天新接受改编的新五军孙殿英,也招聘了张逢溪、张沅一批共产党人、进步青年,组建了一个七、八十人的军部宣传队,专做部队的政治、宣传鼓动工作。政治部第三厅把当时流亡武汉的优秀文化人才集中一起,时称“名流内阁”,对全国的抗日宣传、抗战文化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成为该时期政治思想工作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巨大力量,使武汉会战成为国共两党精诚合作、共同挽救民族危亡的经典战役。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之一。日本法西斯进犯中国,斯大林与共产国际一再敦促中共改变战略部署,广泛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使建立全民族的抗日统一战线成为可能。1937年8月洛川会议,毛泽东指出:要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要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对国民党要保持高度的阶级警觉性。共产党人娴熟地灵活地运用了统一战线这个法宝,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集合在抗日救亡、反对法西斯侵略、统治的旗帜之下。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的叶剑英、李克农、廖承志,中共长江局周恩来、董必武等领导同志,广泛地在军界、政界、文化界、工人、学生中作了大量工作。在八办的接待室里,许多来访的青年学生和工农群众,就是从这里转介到延安抗大、陕北公学和革命根据地的,仅38年的5至8月,通过八办输送到延安的青年就有八百多人。中共与党外进步人士联合举办了河南鸡公山干部培训班、湖北应城汤池合作事业训练班,为革命根据地与新四军培养了大批骨干。就连逃难的孤儿,阵亡将士的子女,也有蒋夫人宋美龄、冯玉祥夫人李德全等发起成立、邓颖超等积极参与的战时慈幼院予以搜救、收容。苏联派出的军事顾问、苏联航空志愿队和大批飞行员先后抵达武汉。白求恩、柯棣华,美国记者斯诺、斯特朗、史沫特莱,新西兰作家路易?艾黎等国际友人,在中共代表的接待、介绍下,经武汉辗转去往延安和抗日根据地,大大拓展了统战工作的范围,将武汉会战提升为世界反法西斯经典战役。会战期间,周恩来回延安参加政治局会议,返汉时带来毛泽东给蒋介石的亲笔信,信中说:恩来诸同志回延安称述先生盛德,钦佩无余,先生指导全民族进行空前伟大的革命战争,凡我国人无不崇仰…胜利之始基,业已奠定,前途之光明,希望无穷。即使仅仅作为一种客套与礼节来读这些文字,也可感受到统一战线所折射的那种凝聚力,以及彼此容纳的巨大的道德力量。武汉会战是整个抗日战争国共再次合作的最佳时期。
       武汉是一个历史悠久、具有光荣的革命斗争传统的特大城市,在武汉会战期间,无论是外围作战国军将士所表现出来的不畏强暴、视死如归的民族英雄气概,还是城市工厂、学校内迁所展示的顾全大局、勇于牺牲的家国情怀,都是这个城市精神的组成部分。在这个极为动荡、喧嚣的时期,以38年元月创刊的《新华日报》为代表,武汉的报纸、政治、文化期刊达190余种,全国文化界十大抗敌协会在武汉成立,最高端的空战在武汉的天空书写了悲壮与辉煌,乃至抗战宣传周、七七献金活动无数小人物所凸显的爱国情操,无不极大地丰富了这个城市的精神内质、文化内涵及历史积淀。特别是共产党人、诸多爱国人士在这个舞台上的展示,应该成为这座城市宝贵的精神财富。新四军得以成立真是个奇迹,第一次国民参政会的召开毕竟是一种进步,以及陈诚、宋美龄、冯玉祥、白崇禧等许多军政人物在民族大义、武汉抗战精神展示过程中的那种复杂性,使这个城市的历史更加厚重,更富有内涵,使武汉会战在非物质文化方面甚至比辛亥武昌首义有着更大的容量、更多的特点、更广泛的资源。
       希望将来在纪念武汉会战80周年的时候,一切都有着更深入的探讨与诠释。
              (作者为洪山民革党员)

 
 
[ 武汉民革搜索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鄂ICP备19014777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9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