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民革 图片新闻 民革新闻 参政议政 人物风采 支部生活 学思践行 对台工作 社会服务 主题教育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思践行 » 正文

四十年前我下乡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4-05
                                   四十年前我下乡

                                        □肖作进

    时光流逝得真快,从我初中毕业下乡插队落户至今已经整整四十年了,但当年的一切情景仍历历在目,仿佛发生在昨天一般。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在文革期间曾掀起了一股狂潮,遍及全国的每一个角落,但是年轻人下乡支援农业并非始于文革,建国之初即有之,文革之前对于完成一定阶段学业而未继续升学或参加工作而在家呆着“吃闲饭”的年轻人,各地都有一定的数量,当时被称为社会青年。对于这样一批人,大学没考上,工厂安置的数量也有限,学校或街道就会动员他们到农村去插队务农,既可支援国家建设亦可通过劳动来养活自己。从建国后至文革之前我国就涌现出诸如邢燕子、侯隽、董家耕等一批主动下乡务农的青年典型人物,著名现代豫剧《朝阳沟》讲的也是城市姑娘银环下乡务农的故事,颇受推崇,因此,在当时未参加工作的青年人下乡或支边被看作是十分光荣的事情。我有两位堂兄文革前因未考上大学而分别到沙洋农场和蒲圻县下乡务农,其中一位因意外事故而命丧乡野。在我居住的街道也有不少社会青年报名下乡或支援新疆、云南等边境地区,有许多人至今也没有返回武汉。
    一九六六年夏,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全国大学停止招生,工厂也停止了招工,各学校的初、高中毕业生赋闲在家,无法升学,也没有工作,到一九六八年社会上聚集了三届这样的社会青年,当时称为“老三届”,数量有一大批,没有收入在家里养着,许多家庭不堪重负,而且这些人经常聚集在一起闹出事端,已成为亟待解决的一大社会问题。一九六八年冬天,《人民日报》刊发了甘肃省会宁县一些城镇居民主动下乡的报道,题目为《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并且发表了评论。不久,毛泽东主席发表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讲话,立即在全国掀起了上山下乡的热潮,过去的社会青年此时也被称为知识青年了。
    在此次下乡热潮中以及其后的数年中,全国有数千万城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插队落户,这些人成为了社会一个不小的阶层。我们湖北省的安置方向是本省内各县,而北京、上海等直辖市的知识青年则有相当一部分被安排到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北大荒或青海、云南等边远地区,在那里还涌现出一批诸如金训华、朱克家、张铁生等典型人物。这次下乡热潮过后,大批社会青年的安置问题得以暂时解决,又为后来出现的新的社会问题埋下了伏笔。文革后期,上海发生的百万知青大返城就缘于此次下乡热潮,以二十年前播放的电视连续剧《孽债》为代表的一批影视作品就反映了当时的情况,相信大家对此并不陌生。
在此次下乡热潮中,我家有很多亲友都下乡插队落户了,此时我才刚小学毕业正待进初中,三年后我初中毕业,由于父亲历史上曾经参加过国民党,我受此牵连,虽然各门功课在全校均名列前茅,但仍被戴上一顶“只专不红”的帽子而剥夺了继续升高中的机会,无可选择地加入到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行列中。值得庆幸的是我们那一届毕业生是唯一一届到市郊插队落户的,我被分配至本市洪山区和平公社杨家桥大队,位置大约在今天武昌团结大道与二七长江大桥下桥匝道的交汇处,坐公交车到市区只需二十多分钟。这个大队经城中村改造及修桥铺路征地,现已不复存在。
    一九七二年四月下旬的一天,风和日丽,春意盎然,我和一同插队的二十多名同学们在武汉国棉六厂工人宣传队师傅的护送下,发扬红军长征的作风,背起行囊,排着队,唱着歌,沐浴着拂面的春风,从学校步行到生产大队,当地贫下中农敲锣打鼓,热烈欢迎我们的到来。从那一天起,我开始了四年的插队生涯,也在我的人生中增添了一段特殊而难忘的经历。
                                                                  (作者为武昌民革党员)

 
 
[ 武汉民革搜索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鄂ICP备19014777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9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