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富春
这些年,笔者一直十分关注教育和文化问题,同时在每年的全国“两会”上也提出了不少相关的议案和建议。对于“国学热”问题,我觉得在这股热潮之后,我们更应该思考的是国学要跟民主、科学的公民教育相适应的问题。
我们需要的是思想,思想是比什么都重要的。笔者曾在全国“两会”上提出过一个关于国学的建议案,主要是强调国学应该跟民主、科学的公民教育相适应,这个建议案是比较温和、公正的。笔者长期从事哲学研究,也从事中国思想的研究,对“四书五经”也是非常熟悉的。对于现在小孩的教育,我们要从现实出发,古人讲“亲友疾、药先尝”是从其那个时代出发的,我们思考问题也要从我们这个时代出发。所谓的国学就是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在此基础上建立我们的价值观。
国学不能等同于儒学、孔孟之学,否则就变成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个问题历史上已经出现过了。在我们这个时代不仅仅是中国的学术起作用了,而且中国的学术也是在世界的范围内,它也是多元文化当中的一种。因为,我们现在进入全球化的时代,经济上已经全球化了,政治上也全球化了,文化上也全球化了,包括很极端地主张国学、伪国学的一些人也在看美国的大片,也在利用互联网,互联网不是我们中国的东西,所以,笔者以为要强调一点,国学不能等同于孔孟之学。
孔孟之学传授的是“四书五经”,那么像《三字经》和《弟子规》是什么呢?有人考证它应该是从南宋就已经有了,主要是在明代和清代,但是,也延续到民国,延续了差不多近一百年。但是要注意《三字经》和《弟子规》并非儒学的经典,它只是通俗的读物,就是给不认字的或者认识几个字的小孩的一种读物,它里面除了有孔孟儒学的经典东西,还掺杂了我们过去讲的封建社会的很多习惯性的观念,这种习惯性的观念很多是值得怀疑的和推敲的。所以,国学不能等同于孔孟之学,孔孟之学也不能等同于《三字经》和《弟子规》。
(作者为市民革主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