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桑巨变徐东路
□ 肖作进
作为我市名片——武汉大道重要组成部分的徐东路高架桥已于近期建成通车,整条路白天车水马龙,人声鼎沸,入夜华灯高照,流光溢彩,展现出大都市商业街的繁华与气派。我家就住在徐东路旁,而且我的经历也见证了徐东路近半个世纪来从无到有,从苍凉到繁盛的全过程,真可谓与这条街有缘。□ 肖作进
徐东路是武昌徐家棚至东湖的一条连通路,其地名就是由徐家棚和东湖两个名称派生出来的,这里原本无路,是武昌沙湖边上的一片荒滩,蒿草丛生,人烟稀少,一条连通沙湖和长江的小河静静地流向远处,到今天唯一存在的遗迹只有一座水泥砌成的闸门,人们在麦德龙超市附近还可以见到它的踪影。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我还是一个学龄前孩童,因时值国家严重经济困难时期,经常吃不饱肚子,听人说沙湖边上可以找到野藕、野菱角和鸡头米充饥,于是同小伙伴们一同去碰运气,我们有一次沿着沙湖边走了很远的路,大约走到了今天徐东路所在的位置,由于年龄太小,能力太差,没有找到任何能吃的东西,但沿途的荒湖野滩却给我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
十年后的七十年代初,我中学毕业面临上山下乡的唯一选择,幸运的是我们那一届学生运气好,下乡去向是本市郊区,我下放到了本市洪山区和平公社的一个生产大队插队落户,地点离今天的徐东路不远。生产队边上有一条小河,就是前面提到的沙湖通长江的那条河。虽然生产队有简易公路通往和平大道,但队里仅一辆手扶拖拉机,运力小而且繁忙。通常肥料、农药等生产物资运送都是通过人力的木划子往返于队里与沙湖码头之间,沙湖码头上有板车解决市内交通。我们每次回家也常常坐船,沿着小河荡悠一个多小时,每次都要穿过前面提到的一个水泥砌的小闸门进入沙湖,尽管如此,比起步行到和平大道坐车回家更省时省钱。
大约是一九七三年冬到一九七四年春的农闲时间,当时的和平公社为发展生产搞活经济,开展各种经营,决定建立渔牧场,从各生产队抽调基干民兵和青壮年劳力开垦沙湖边的荒湖滩修建精养渔池。我理所当然地加入其中,在今徐东路一带的沙湖港旁安营扎寨。每天挑土方挖渔池,建成了许多大约五六十米见方一丈余深的渔池。可投放饲料和鱼苗养鱼,也可种藕和养鸭。据说均投放精良品种,日后销往香港市场,这一传说直到二十多年后香港回归时的大量媒体报道,我才知道当年武汉确有一趟至香港的农副鲜活产品专列,我所在的公社正是其生产基地之一。
整个冬季千军万马修渔池,建成了一片精养渔池。原本蒿草丛生的苍凉景象彻底改观,那片渔池中间一条很宽的堤埂,上面建起工房,住着饲养员和农技人员,还可通行汽车和拖拉机。这条堤埂就是后来的徐东路路基,正对着规划中未来的长江二桥。后来这条堤埂铺上了碎石和沥青,两旁栽上了杨柳树,当年只有两股车道,后来还通了公交车,此时徐东路已初见雏形。
二十年后的九十年代初,我在武汉市煤气公司武昌灌瓶厂上班,厂址就在徐东路旁,此时长江二桥即将建成,徐东路扩建成六股车道的宽敞大道,两旁还有绿化带和人行通道。随着长江二桥的建成通车,徐东路的变化可谓日新月异,而早年我们亲手修建的精养渔池又眼见着一个个被填平,上面建起一座座商铺,一片片居民楼,一个个大型超市,不久,我的家也搬到了徐东路边,每天看着徐东路一天比一天热闹,污染、喧嚣、拥堵随之而来,所有这一切让人感到些许烦恼,此时,我又感觉到十分眷念当年的那种原生态的景象:清清的小河,成片的鸭群,绿绿的荷叶,红红的莲花……。人就是这样,当年在苍凉的河边,日夜盼望这里早日开发起来,如今住在这繁华的徐东路边,又怀念往昔的质朴和宁静,但历史是不会开倒车的,当年的景象也不可能再回来了,只是真诚地希望政府及有关部门在规划和建设城市时,要注意加强环境保护,特别要保护好原生态环境,因为人毕竟是大自然的产物,只有原生态环境最适合人类的生存与繁衍以及万物的和谐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