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历史和责任
——观中山舰而感
□ 刘 海
9月20日,民革青山工委第二支部全体党员兴致勃勃地参观了位于江夏区金口的中山舰博物馆,92岁高龄王灵芳和78岁高龄陈淑宣也顶风冒雨参加了这次外出支部组织生活,一同追忆和感悟那一段可歌可泣的近代历史。——观中山舰而感
□ 刘 海
渐临金口中山舰陈列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矗立在牛头山顶的烈士纪念碑,25根剑指南天的雕塑柱,象征英勇迎战日本飞机而不幸阵亡的25名中山舰战士。其雄伟壮观,令人肃然起敬。与纪念碑遥相呼应的就是如同浮在金鸡湖上的舰体陈列厅。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我们来到了舰体陈列厅,参观了这只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毅然挺身而出,为了中华儿女的美好明天而悲壮沉没的“抗战英雄”—— 中山舰。
中山舰原名永丰舰,它作为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代名舰,伴随着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经历了为共和奋斗的风风雨雨。它是满清政府于1910年8月向日本三菱造船厂所订购的一艘钢木结构的炮舰,永丰舰配置8门炮,其中前主炮1门,口径105毫米,后主炮1门,口径76.2毫米,3磅边炮4门,口径47毫米,舰中部左右舷有1磅炮2门,1912该舰建成下水。1913年1月,开赴上海,加入北洋政府海军第一舰队。1922年6月,孙中山先生“广州蒙难”时登临该舰,指挥平叛斗争长达50余天。1925年3月,孙中山先生去世后,为纪念孙中山改名为中山舰。中山舰自加入中国海军以来,历经“护国运动”、“护法运动”、“孙中山广州蒙难”事件、“中山舰事件”和“武汉保卫战”等五大历史事件。1938年10月,在“武汉会战”中于长江金口水域被日机炸沉。它是中国近现代史特别是抗战史上重要的历史见证物。目睹见证了近代中国为民族独立、中华振兴奋起抗争的许多重大历史事件。中山舰承载了太多的历史重负,它记载着孙中山先生作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的功绩,同时也体现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抗击侵略、英勇献身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
为了追寻中山舰的风雨革命历程,弘扬孙中山先生的爱国主义和民主革命精神,1997年元月,在湖北省政府主持下,中山舰在汉被整体打捞出水。1999年11月,开始其舰体的修复保护工程。2001年12月,举行了中山舰(舰体)修复保护工程的竣工仪式。修复完工后的中山舰,恢复了1925年永丰舰命名为中山舰时的历史原貌,保留了1938年“武汉保卫战”中被敌机炸沉的历史痕迹,体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英勇奋斗、前赴后继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中山舰出水时,随之出水各种类型的文物3400余件,数量之多为中国现代史少见。2002年7月经国家文物局和湖北省文物局专家鉴定,被确认为一级品的文物有43件,二级品文物25件,三级品文物49件。
在历史的洪流中,我们需要有积极正向面对,革命先烈虽以为国殉职,然而其精神却永垂千古,为万世之典范。整个参观给我们以巨大震撼。历史留给我们很多值得追忆的东西,尤其是革命者的爱国热情与革命精神。中山舰以其壮观的姿态又一次向我们展现了当年烈士们恢弘的民族气势。
通过这次参观,进一步增强和激发了党员们的历史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情怀,同时也激发了大家立足本职“双岗建功”为多党合作事业多作奉献的热情和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