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民革 图片新闻 民革新闻 参政议政 人物风采 支部生活 学思践行 对台工作 社会服务 主题教育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思践行 » 正文

传承“工匠精神” 擘画“育人蓝图”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0-08
 传承“工匠精神”  擘画“育人蓝图”
戴 睿
 
      首先,我想邀请大家一同思考一个问题:“如果你在事业上已有所成就,是否还会愿意放弃现有的一切,听从内心的召唤,在一个默默无闻的岗位上从头来过?”
      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我们武汉民革有这样一位党员,常福曾老师,他的故事将为我们诠释一位民革党员的坚定回答。他15岁离家求学,16岁拜入中国烹饪大师孙昌弼先生门下,19岁荣获武汉市冷拼雕刻金奖。他年少有为,不仅在33岁时担任了湖北省知名餐饮品牌艳阳天酒店的行政总厨,更在35岁时成为了湖北省最年轻的烹饪大师,并荣获世界厨王争霸赛金奖。
      在许多人眼中,他的人生前景将是一片明朗,他注定会成为烹饪行业的佼佼者,一步一步走向成功与荣耀的巅峰。然而,2006年的经历,彻底地改变了他的人生航向。
      那一年,他受邀担任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技术指导。当他目睹那一群风华正茂的少年,站在领奖台高举奖牌的那一刻,心中顿时涌动起一股不可抑制的使命感——“我是一名厨师,也是国家和人民的工匠,民族的希望在他们身上,而传承的责任在我的肩上!”。
      怀抱着传承与育人的坚定信念,2012年,他毅然放弃了高薪职位,投身于武汉市第一商业学校的职业教育之中。尽管,当一名烹饪教师一年的薪资甚至还不及在酒店一个月的收入,但他坚信,传承中国传统烹饪技艺,培养出高质量的烹饪人才,将会具有更为深远的人生和社会意义。
      然而,现实如同一条崎岖的山路,布满了荆棘与坎坷。当他接手学校烹饪专业时,专业的边缘、招生的困难、师资力量的薄弱,如同一座座高山,阻挡着他前进的步伐。面对这些困难,他没有退缩,而是迎难而上。学生的基础差,那就去练,和自己当初求学时一样,每人每天切18斤土豆;教学没有资源,那就去找,利用自己在行业内积累的人脉,请来了多位重量级大师,组成了顾问团队。没有成绩,那就去赛,组建集训队,备战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升学通道不明晰,那就去说,发挥党派建言献策优势,打通中高职烹饪专业的升学通道。
      他的努力没有白费,10年间,他的学生如同璀璨的星辰,熠熠发光,53人在全国技能大赛上获奖,16人成为全国、省、市(州)各级劳模和技术能手,6人成为“湖北省烹饪大师”,4人成为“中国烹饪大师”“中国面点大师”。如今,第一商业学校的中餐烹饪专业已经从十几名学生发展到了600余人,一跃成为学校的王牌专业,遥遥领先。
      在拜访常老师时,我曾询问:“对于厨师和老师,您更骄傲于哪一重身份?”出乎我的意料是,常老师回答说:“我最自豪是我培养出了比我自己更加优秀的教师,他们也教出了全国冠军。在这些孩子们身上,我看到了自己的延续,更看到了中国传统烹饪行业光明灿烂的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从烹饪艺术的探索者,到业界的领军人物,再到职业教育的奉献者,常老师的选择,不仅是他个人职业生涯的重新定位,更是对社会责任的积极回应,它生动地反映出民革党员们为实现中国梦而生生不息的传承与奋斗精神。
      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的光辉时刻,让我们共同铭记:我们每一位民革党员,都是践行中国梦的积极参与者;我们的每一个故事,都是亿万中国人奋斗历程的生动写照;我们的每一步努力,都是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承诺!
                   (作者为江岸民革党员)
 
 
[ 武汉民革搜索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鄂ICP备19014777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9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