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民革 图片新闻 民革新闻 参政议政 人物风采 支部生活 学思践行 对台工作 社会服务 主题教育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思践行 » 正文

我祖父李基鸿的精彩人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6-05
 我祖父李基鸿的精彩人生
李雨青
 
      辛亥首义转眼已经过去110余年了,当年仁人志士叱咤风云的身影已走入历史深处,但他们为国为民、不怕牺牲、气贯长虹的革命精神却永远留在天地之间。我的祖父李基鸿先生是同盟会元老,积极参加了辛亥革命的历次斗争。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从小没见过祖父,但他的传奇经历则早有耳闻。出于亲情的关切,也出于对历史的好奇,我搜集一些文字及口碑资料,考证整理,终于勉强大致勾画出他的精彩人生。发表出来,既作为对先辈的追怀,也是对辛亥革命的纪念。  
       一、祖父在辛亥革命前后
 
      我的祖父李基鸿,字子宽,法名了空,1882年生于湖北应城盛家滩一个世代书香家庭,其曾祖父是丁酉科举人。幼时随生父读四书五经,生父去世后,跟从叔祖父学习科举文艺,研读经史百家。
      求学日本,在陈天华的感召下参加同盟会,初试锋芒祖父学习成绩一贯优秀,在一次考试中,又名列前茅,受到知府赏识,选派他赴日留学并资助学费白银一百两。他到日本后,进入法政学校学习。应城先后到日本留学的五十余人,从事革命者不多。1905年8月同盟会成立,陈天华任秘书。恰好日本政府颁布留学生取缔规则,留日学生群起反对。陈天华为唤醒国人,愤而蹈海抗议,部分学生愤然回国。在日学生于东京锦辉馆召开追悼大会,参加者数百人。孙中山先生、章太炎先生均送挽联。这两副挽陈天华烈士联,悼念死者、激励来者,在当时影响很大。接着,田桐先生的演说,非常地沉痛愤激,极富感染力。我祖父深受感动,为国家危难忧愤填膺。对陈的牺牲如感刀割,以至涕泪交流,于是下决心置生死于度外投身革命。回校后约同学杨时傑、张辉禧、汤明盘、李佐才等赴同盟会要求入会,遂由鲁鱼介绍,田桐主盟,举行入盟仪式。加盟人立正举右手向主盟人宣誓,词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加入同盟会后,祖父认识了田桐、张溥泉、胡汉民、吴崑等。吴崑任暗杀部主持人,祖父加入暗杀部。每次开会均秘密通知,还发给祖父一把手枪,到当地的墓地秘密练习。另请一俄国人教制炸弹,制成后藏到地窖中。清摄政王载沣到日本东京时,祖父奉命参加刺杀载沣,因日本警卫森严,无功而返。
      有一次,梁启超在锦辉馆召开宣传宪政演讲会。我祖父邀约宋镇华、蒋文瀚、刘铁、张辉禧等六、七人携带刺刀前往,途中遇张溥泉,乃一起同往会场。会场挤满了人,梁启超正在演讲,张溥泉入场即冲向前大声疾呼,打倒保皇党,打倒满清走狗。祖父一行也同时踊上前高呼响应,会场秩序大乱。梁启超从侧门出走,演讲会只好草草收场。
       留学回国,革命党人身份暴露,离家闹革命
       留学期间,祖父读了不少进步报刊、书籍,接受了很多新思想,对革命的认识也不断提高。1907年共进会在日本成立,我祖父和张百祥、宋镇华、杨时傑、刘英、刘铁等同时加入。回国后,他们分头宣传革命,联络各地帮会,深入社会底层,组织力量,动员新军学生入同盟会,为壮大队伍四处奔走。祖父毕业回国后,一度回家小住。他的叔祖父不知从何处了解到他加入革命党的消息,十分紧张。那时大家都知道造反是要杀头灭族的,自然引起族人的恐慌和忌惮。这就对祖父形成不小压力,因此没过多久我祖父便离家赴武昌,并带走胞弟李其傑(字子林)参加革命。
       祖父到武昌后,为了掩护其身份和便于在学生中发展党人,乃考入存古学堂,以之作为食宿之所。一次应同乡同学范韻珩邀约到共进会机关去,当时机关设在胭脂巷十一号胡祖舜处。隔邻就是孝感饶太婆居所,刘公及众多革命党人常往来于此。特别是学生常来此地相聚,来者或读书写字或喝酒聊天,其实是在酝酿革命。此后,祖父便在这两处和革命党人建立广泛联系。有一次,存古学堂同学春游洪山宝塔,回校后张仲炘堂长以春游洪山歌为题,要求学生各作一首长短句不限的诗。祖父在诗的末段写到:“登临纵瞰天与地,河山不改亦不易,岭南漠北变风云,自古英雄造时势,何人推翻黄鹤楼,何人掀翻鹦鹉洲,拔刀砍断长江水,要使长江水倒流。”后来,张堂长召见,面告其所作之歌错了一韵,“河山不改亦不易”的易字,应是异字之误,还委婉地要他去掉末段重作。祖父知道他看出诗里含有革命的思想,故对他提出劝告,是爱护青年的善意,便立即将诗卷焚毁。为了安全起见,第二天就请假退学。
       去南洋宣传革命,联络华侨,回武昌参加辛亥首义
       因好友冯亚佛早就邀请他去南洋,于是在1911年春,先乘船赴上海再转道香港去星加坡(今新加坡)。在开往星加坡的轮船上遇见陶成章先生,陶也是同盟会会员,曾与章太炎先生共创光复会。陶先生与祖父谈及革命策略,主张在北方发动,先攻北京,如打人先击其头,头碎则手足皆不起作用,理论非常正确。但我祖父以为在武汉为好,武汉方面革命组织有根基,而且新军中同志多,学生中同志也不少,一有机会,即可发难。北方同志太少,满清政府防卫甚严,发难不易。陶最终表示赞同。船抵达西贡(今胡志明市)二人同上岸游览,陶因事留在西贡,祖父仍上船前往星加坡。在星加坡祖父被推举为星埠同盟会书记,一个月后,冯亚佛、李东佛等邀他赴泗水游览,同时联络华侨同志。应泗水书报社聘请,他留下担任《汉文新报》编辑。还不到三个月,就接到武昌同志来电,报告革命军起义,瑞澂逃跑,黎元洪任湖北都督,要我祖父速归。我祖父立即印发号外,报道辛亥革命成功的消息,同时号召南洋各埠华侨同志回武昌参加斗争。接着,我祖父与他所亲自通知的蒋东佛、冯亚佛、李拂尘、杨鸿藻、杨伟诸同志及华侨陈楚楠、徐瑞霖、莊嘨国等先后抵汉。抵达武昌时,杨时傑引我祖父和蒋东佛见过黎都督。后来各位同志推荐我祖父与蒋东佛任都督府秘书,接着我祖父被推选为参议兼议案审查厅主任(红楼保存有他签批的文件)。
      有一日,黄申薌、黄元吉、丁人傑、梁维亚、熊秉坤、蔡大辅约彭汉遗、蒋东佛、饶汉祥与我祖父赴宴并结拜为异姓兄弟,表示同生死,共进退。时人称为革命十兄弟。
 
      二、祖父在“讨袁斗争”中
 
       在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的日子里,他参与了两件有影响的事
      1912年南京中央政府成立,十七省代表公选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黎元洪为副总统,黄兴为陆军总长,次长蒋作宾,交通部总长汤寿潜,次长于右任等等。其实在南京的湖北代表想推孙武为陆军次长,未果。孙武不满回鄂,后因孙武居功自傲,对上诽谤埋怨、对下级军官傲慢无礼,结怨甚众。黄申薌、丁景良、查光佛、黄元吉与我祖父等诸同志集会于同盟会支部,全体与会者均赞同以群英会名义倒孙。
      同年,南北议和,孙中山先生让位袁世凯,鄂都督黎元洪派田桐与我祖父往上海迎请孙先生莅鄂。孙先生应请乘沪宁铁路专车至南京,再换乘联鯨兵舰赴鄂,抵达汉口时,上万人在两岸欢迎。孙先生在汉口休息数小时后乘轮渡至武昌。孙先生随员有夫人、孙公子及胡汉民、廖仲凯、景耀月、庞青城、章士钊等,那时宋藹龄女士任孙先生秘书,也随从来汉。在汉口的欢迎会上,孙先生讲了革命从破坏到建设的意义,并勾画出武汉发展建设的蓝图,至今都具指导作用。孙先生返回上海时,我祖父一直随同陪伴。
       在《国光新闻》社,面对威胁利诱,铁骨铮铮
      田桐在北京所办的《国光新闻》在当时的新闻界占有极重要地位,他邀我祖父去帮忙。祖父报告黎都督,获准后并得到黎给《国光新闻》的六千元补助款,遂前往北京。国民党在北京的报社不少,所有执笔人皆一时豪俊。祖父初进《国光新闻》任总编辑,每日必遍阅各报。所投来的新闻与电报都亲自过目,社论、评论必须把关,有时还得亲自撰写,十分辛苦。当时祖父所用笔名是:锄奸、孤鸿、去非等。田桐因竞选国会议员回湖北,要祖父兼任报社总经理,接任后我祖父将编辑、印刷、发行三部门分开,他主张各尽其能、各负其责。报社工作很有起色,还得到各方都督支持,经费充裕,发行量不断增加。
      中国国民党成立,委我祖父为交际干事。袁世凯宴请湖北起义有功同志于外交大楼,席间将张振武、方维逮捕,分别杀害于东交民巷口和金台宾馆门前。各报纸以袁滥杀有功人员群起攻击。又因中央政府参众两院成立,国民党议员占绝对多数,宋教仁主张建立责任内阁制,袁世凯担心不能实现自己独裁的野心,对宋教仁视为眼中钉。舆论媒体纷纷发表文章支持宋教仁,批评袁世凯背叛约法、对外非法借款、对内镇压革命党人的行径。袁欲以金钱收买报纸,授意参谋次长陈宧带百万元去贿赂各报社。到《国光新闻》社以十万元为诱,要祖父不再刊登批评袁世凯的文章,被祖父拒绝。没几天,又派某参谋带宪兵来社,要祖父交出有关张绍曾的一段新闻稿,祖父说,新闻记者负有闻必録之责,该段新闻如有不实,可来函更正,如报社不予更正,可诉之法庭,本社有保存稿件之义务。袁政府又派军警来社搜查,说社内藏有武器,结果只搜得查光佛所携带的勃朗宁手枪一支,且有鄂都督发给的允许带枪的证件,没有违法。于是又诬陷印刷所主持人图谋不轨,将其捕去枪毙。是可忍孰不可忍。祖父的这段经历表现出他为革命不畏威胁强权、不受金钱诱惑,敢对反动势力口诛笔伐的凛然正气,让世人折服,肃然起敬。
       宋教仁被暗杀,他作诗文抒发自己的情怀
       宋教仁因公去上海,田桐、白逾垣、陈家鼎、仇蕴臣等与我祖父皆往车站相送。当其奉袁世凯电召回北京时,一到上海车站就被人暗杀。后来查悉为袁世凯密令赵秉钧买通应蘷丞之所为,北京报社立即发表文章,披露袁世凯之阴谋,《国光新闻》首先登载,并有诗二首云:
      藉口唐虞宁始愿,追踪操莽实平生。忍于末路欺孤寡,愧向重泉对父兄。三海沉沉高拱地,九门密密戒严兵。孙黄方悔推襟误,误铸中华大错成。
      媚俄协约边庭弃,毁宋酬勳贼智生。中将授多厮养卒,议员买仗孔方兄。不知挥霍谁担债,且肆威稜自弄兵。五毒四凶舒意气,中原帝业要观成。
      我祖父当时在评论中写道:“吴禄贞死,而真革命不成。宋教仁死,而真共和随去。人之云亡,邦国殄瘁。”祖父早已洞察袁世凯复辟帝制的野心。
      孙中山让位袁世凯后,曾一度到北京。祖父陪他游十三陵,登万里长城。到张家口时,祖父曾作七绝三首:
      巍峨寝殿排云出,卉木丛生夹道中,翁仲无言分道立,临风也识拜英雄。    
      南口北趋三十里,昌平州下劫余灰。危亭矗立孤碑在,读罢遗诗不尽哀。    
      万里长城故址墟,居庸关外御强胡;而今试起秦人问,到底强胡御得无?
      祖父忧国忧民的情怀、向往革命的精神跃然纸上。
      胞弟牺牲,他奋然前行
      袁世凯窃权盗国,帝制自为的罪恶用心暴露,国民党中的激进者纷纷离开北京。不久,袁政府罢免江西、广东、云南、安徽四都督。李烈钧起兵讨袁。
      孙总理率海军赴粤,命田桐回汉组织讨袁军。田在汉口设总部于日租界。以张汇滔为参谋长,熊秉坤、江炳灵为参谋,曾省三与我祖父为参议,联络武昌汉口同志共同讨袁。宁调元、熊樾三、杨时傑、潘康时、蒋文汉、黄元吉、        丁景良等在汉口分头活动,祖父的胞弟李子林任敢死队队长,吴玉屏等任队员。
      有一日祖父在都督府见黎元洪,忽然某副官来密报田桐到汉组织讨袁军、宁调元和熊樾三等已建立秘密机关等情报。祖父觉得兹事体大,离开都督府后,立即告知相关人员,田桐等的活动已泄密,情况危急,劝他们迅速离开汉口,避开风险。他自己仍未离开汉口,借宿法租界紫绮堂堆栈,在日法两租界活动。丁景良化装渔人,寄居于小艇,往来武汉。其时李烈钧在湖口已将叛徒余大鸿捉住并枪毙。未按我祖父的嘱咐撤离的熊樾三、宁调元最终被敌人逮捕枪毙。江西李烈钧失败,南京何海鸣也失败。武汉讨袁军实力不足,千余名将士流血牺牲,他的胞弟李子林也不幸被驻应城袁世凯部队逮捕杀害,同时被枪杀的还有吴玉屏。田桐和我祖父及其他同志商量,决定遣散队伍,同赴上海。1914年,祖父在上海加入中华革命党。我祖父应田桐之约在上海创办《海上通讯社》与北京、广东、湖北及各地报社通讯联系。这个通讯社在后来反对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等斗争中发奸摘伏,严词谴责,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祖父在北伐前后
 
       陈炯明率部叛变,他紧跟孙总理
      1917年9月,孙中山在粤,由非常国会推选为大元帅,祖父赴粤效命。不久陈炯明任粤军总司令兼第一军军长,邓铿(号仲元)为参谋长,许崇智任第二军军长,祖父任第二军军部秘书兼任粤汉铁路总局监督。1922年2月孙总理率粤军第二军北伐。全军已由广州出发,经梧州抵桂林。祖父接许军长电,令向邓铿参谋长请拨军饷及子弹接济第二军北伐之用。祖父持电见邓参谋长,邓同意拨二十万元与子弹二十万发,让祖父直接在梧州取运,转送桂林。陈炯明因此对邓参谋长不满,为独揽大权,乃命其亲信密商除掉邓铿。祖父从朋友处听到风声后,立即约邓到公园游玩,通报信息,请其注意防范。邓认为自己手握两个师,别人不敢乱动,麻痹大意,没有重视祖父的忠告。就在1922年3月21日,邓参谋长到广九车站接人时,即惨遭陈炯明的心腹陈觉民杀害。陈炯明欲掩盖其罪行,宣布全市戒严,并一面虚张声势搜查暴徒,一面假惺惺为邓参谋长隆重治丧。在梧州的北伐军接到邓参谋长被害噩耗后,孙总理心知后方有变,即令全军迅速回粤。到达三水,孙总理即召集会议,大家认为邓之死是陈炯明之阴谋,有人主张先解决陈炯明及其卫队。孙总理宽宏大量,认为陈炯明究系党人,只要他服从命令,照拨北伐军饷及所需弹药,则应避免兵戎相见,允其改过,以免造成损失。于是派我祖父乘一车头赴省,接廖仲凯来三水。孙与廖面商后令廖回省找陈炯明谈话,陈只好同意拨军饷与子弹,交第二军。
       孙中山蒙难永丰舰,他建立物资供应渠道
       因后方不稳,北伐不得不停止,孙总理仍回广州,入住粤秀楼总统府。6月16日,陈炯明终于率部叛变,密令叶举、洪兆麟围攻总统府。孙总理得到林直勉秘书报告,与林连夜奔赴海珠码头登上永丰舰(今中山舰),驶向黄浦得免于难。叶举、洪兆麟发难时,祖父听到枪声,知有军变,立即将怀孕八个月的妻子托付给朋友,自己化装成一买菜广东人,混过卫兵岗哨,赶往沙面;同时将五万元军款交一姓张的工友带着,命其走西关转沙面,与自己会合。祖父到达沙面时,张工友已坐在那儿等候。这笔款子一直保存到许军长转进福建建瓯时,祖父才派员如数汇到建瓯,交许军长。
       在沙面祖父与居正、石瑛、陈中孚等相商应付变乱之事。决定孙总理在舰上应用物资,包括燃煤及一切生活用品皆由祖父设法供给。物品均委托田中正雄乘挂日本旗的汽船送到舰上。五十余日供应不曾间断。孙总理在永丰号驻黄浦时,蒋介石由上海到舰上,辅助孙总理,曾率舰反攻省城,经海珠轰击陈炯明叛军。孙总理的军舰停于白鹅潭时,陈炯明用水雷攻舰未中。最后,孙中山被迫离开永丰舰,乘英轮经香港赴上海。孙中山到沪后,陈人鹤来广州说总理需钱用,祖父备好港币三千元,请陈人鹤转呈。祖父意识到广州不是久留之地,乃请余西畴将眷属送往香港,祖父随后赴港,携眷回沪。之后,转到福建辅助许崇智。祖父服从领袖,忠诚廉洁,报效国家,由此可见一斑。
       在这以后,许军长回到广东任总司令,统一整理粤军及财政,任我祖父为五邑财政处长,后来调到西江兼任财政处长,及广东省筹餉总局长,廖仲恺被人暗杀后,祖父继任财政厅长,仍兼筹餉总局长。1926年蒋介石任国民党革命军总司令,带军北伐,祖父随军至湖南,蒋介石令蒋作宾为湖北招讨使,派祖父为政治部主任,微服回汉,秘密与刘佐龙见面,劝其反正。在军队攻至赵李桥时,刘在汉阳悬降旗归顺。
 
       四、祖父的财税管理工作及其礼佛生涯
 
       历任要职,勤奋敬业,建树良多
      北伐军抵汉后,上级指示在汉成立政务两委员会,任祖父为财务委员会秘书长。1927年,祖父奉命到福建任财政厅长,不到一年,被召回南京,任财政部禁烟处长,接着又调派为淮北盐运副使。中国盐政一向弊端多,官商勾结,害国害民。祖父任职后,努力剔除陋规,严加缉私,杜绝盐枭,使国家有增税之利,人民无淡食之苦。不久上级又指派他为南京特别市政府财政局长。
      1929年6月奉派为湖北省政府委员兼财政厅长,服务桑梓。为减轻父老乡亲的负担,他整理税收,清偿部省债务,平衡地方收支,寻找开源节流的途径,大约一年半,就使财政增长了百分之二十。1930年湖北省政府改组,祖父任湖北省财政特派员兼鄂岸榷运局长,缉私局长,同时兼河南省财政特派员,及河南盐务局长,当时有《一官五印》之誉。祖父一身挑起如此繁重任务,简直是日无暇晷,夜难安眠,兢兢业业,勤奋谨慎未敢懈怠。
      1931年调任财政部裁釐办公厅主任,计划全国裁釐方案,实行就地就厂征收统税,一税之后,通行全国。自此百余年来秕政,一旦清除,造福于国家,有利于民众,这是祖父的重大贡献,也是我们后人的骄傲。
      1932年调为全国禁烟委员会委员、秘书长兼第二处处长,召开全国禁烟会议制定禁烟条例。自鸦片战争后,百年来烟毒遍及全国,清廷及北洋军阀不加严禁,都是因为有利可图,而祖父认为烟毒危害严重,为此他坚决贯彻“三年禁毒,六年禁烟”的法令。
      1933年奉命进入四川,途经宜昌,游三游洞,题“灵区”二字,欧体风格,笔法秀隽,刻石于洞口,保存至今。1934年春回应城,与李范一、陈荫三等发起筹备成立应城银号,他任董事长。在汤池设分社,融通社会游资,惠利工商。1936年禁烟期满,条例应予废止,为此赴临潼请示,恰逢西安事变。1937年抗日战争中,祖父赴粤任广东禁烟特派员,1940年任国防最高委员会党政工作考核委员会政务处副主任。1946年,抗战胜利后回到南京,当选为国大代表。
        精研佛学,造诣颇深
       祖父1929年后笃信佛教,广结善缘。曾任汉口佛教正信会长十五年,并任武昌佛学院院护,汉藏教理院院董,世界佛学苑董事,中国佛教整理委员会常务委员,辅助太虚、章嘉两大师,整理佛教事务,不遗余力。1949年去台湾后,精研佛学,除参与各种法会弘扬佛法外,终日蛰居台北善导寺,虔颂内典。深入钻研佛经,青灯黄卷,掘其奥密,揭其真谛,取其精华,手抄不辍,日积月累著成《圣揆录》30万言,刊行问世。以此昌明佛学,教化众生。祖父多年茹素,淡泊宁静。1973年因肺炎去世,享年93岁。
      (此文参考文献:祖父所著自传《百年一梦记》,《湖北人物志》,《应城县志》等)
                   (作者为市民革原副主委)
 
 
[ 武汉民革搜索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鄂ICP备19014777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9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