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烟火农家畈
张文宇
仲春时节,我和几位朋友驱车前往江夏区五里界街锦绣山边的农家畈。轻车沿着天子山大道迤逦而行,沿途是宽阔平整的沥青乡道。乡道两旁树木蓊郁,春草葳蕤,红的、黄的各色花儿渐次撞入怀中。远远地,隐约看见几间农舍掩映在绿树繁花之中,想必这就是农家畈了。
果然,只见村口稳稳立着一座精致的小门楼,青色的汉砖镶着朱红的小篆:农家畈。门楼时尚兼有古风,悄然彰显出这是一座既现代又有历史积淀的村落。
村子东面是村民的休闲广场。红砂石,绿鸢尾,朱顶黄檐的凉亭,一棵棵银杏、玉兰、罗汉松绿意逼人。广场中央有仿真的草垛,狗头车,石臼,石磙,这些久远的物什瞬间将我们的思绪牵至远方。“嘎嘎嘎”,几只肥鸭趁我们看得入神,扑棱棱跃入村前的池塘,在水中快活地划着舞步。
穿行在村湾之中,仿佛置身于花的海洋。房前屋后植有各种葱郁的景观树:粉瓣的樱花,红郁的紫荆,莹白的海棠……让你目不暇接,看看这簇,又怕冷落那朵。一只大黄狗懒洋洋地倚在树下,对游人的造访早已司空见惯,几只花母鸡正在草地上觅食青虫,享用美食。
农家畈最有特色的要数村民的屋舍。一排排,一间间,全部修葺一新。黄墙黛瓦的时尚,红砖灰瓦的古朴,还有几栋走的是明清时期的古风,翘角飞檐,木墙格窗,更是别有一番风韵。
村东头有个小院,门楼头上挂着“吴家小院”的牌匾,这是村里吴本益主任的房屋。吴主任正好在家,在他的盛情相邀下,我们参观了他家的小院。院内十分宽绰,四周种满了花树。院中的两层小楼自家居住,后面一排平房被改建成了农家乐,餐厅、厨房、客房,一应俱全,专门接待前来观光的游客。
吴主任又为我们讲述了农家畈的故事。李家店共有17个村湾,农家畈是其中的一个小湾。解放前的农家畈叫王皮坊,这儿曾经声名显赫,荣耀几代王氏传人。经历一百多年的历史变迁风剥雨蚀后,农家畈已不复昨日容颜。上世纪末,农村经济整体萧条,湾里大部分村民进城务工。村里田地荒芜,人烟稀少,再也不见农人把酒话桑麻,不见儿童溪头卧剥莲蓬的喧闹景象。
在2016年五里界街打造美丽村湾的整体部署中,因农家畈地理位置优越,既比邻梁子湖汊,又紧挨李家店大道,被选为乡村振兴的示范湾。街道筹资主持修建了天子山到梁子湖汊的道路,并拨款助力民居的立面改造,设计方案由江夏区建设局设计院统一制定。村里还统一安装了自来水、太阳能路灯。近几年,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深入推进,村里点对点帮扶生活贫困的精准扶贫户,还为他们购买了养老保险和农村合作医疗。对于孩子们的教育,村里也投入大量资金,专设了从小学到高中的教育助学金。对孩子考上大学的农户,村里也会奖励一笔相当可观的奖学金,真正做到了老有所养,幼有所教,病有所医,贫有所助。
近几年,农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于是,许多进城务工的村民纷纷回乡发展。如今,农家畈已有48户人家,138口人。村里的年轻人虽然还在城里打工,可家里的田地也没闲置。李家店村有一千多亩油菜花田,农家畈就有四百多亩。一到春天,漫山遍野的油菜花开得灿烂,美得质朴。今年的油菜花田经过技术创新,居然开出了五彩斑斓的油菜花瓣,吸引了无数光鲜靓丽的都市游客,成为油菜花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村里的水田和泥塘则全部种植了湘莲与太空莲。 端午前后,白白嫩嫩的藕带抽出来,咬上一口,嘎蹦脆响,汁液甘甜。在熹微的晨光中,农人装上沉甸甸的两筐藕带,担起挑子送到早市,不到晌午便被哄抢一空。夏至时节,荷塘里蛙鼓鱼跃,荷花采采,一盏盏莲蓬举在碧绿的花茎之上,像水莲灯一般惹人爱怜。眼前这喜人的丰收景象正是大自然对勤劳的农家畈人慷慨的馈赠。
最后,吴主任陪同我们参观了村西头的云枫茶文化博物馆。馆内陈列着元明清时期各色茶具及茶艺书籍。这些珍贵的藏品全部都是茶文化爱好者王江涛的收藏。王江涛是村里走出去的有为青年,乡愁有根,文化亦有根,他正以实际行动回报家乡。
临别,吴主任指着满眼金灿灿的油菜花对我们说:“欢迎你们夏天再来,那时荷花都开了,农家畈更美了!”
农家畈又何止美在一季呢?春有菜花金黄,夏有碧荷田田,秋有杮果累累,冬有银杏素妆。美人在骨不在皮,农家畈的美,在于气质,在于涵蕴,在于袅袅悠悠在游子心底的一缕乡愁。 (作者为江夏民革党员)